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运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大运河更是流动的、活态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浙江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地域文化传承展示、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沿岸民生改善,大运河已成为两岸人民的“文化河、致富河、幸福河”。在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南浔区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依托,以鱼桑文化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生态优、文化兴、产业旺、农民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古镇看嘉兴”,嘉兴要分类推进古镇保护与提升发展伴随中国大运河兴起的古镇,是运河边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嘉兴历史文化名城是大运河沿线第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嘉兴运河古镇保护力度加大,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成效明显,长虹桥、长安闸作为运河水工遗存的杰出代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6段河道入围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3.
运河文化是淮安代表性文化。因运河而生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很多而且种类繁杂。它体现了淮安的文化底蕴的深厚。长期以来,这些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在开发利用。在中国大运河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以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显然不够。通过对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资源的梳理、问题的寻找应对举措的阐述,引起地域上的人们的深思、慎行,从意识上、从机制上进一步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抢抓发展机遇,在保护、传承、利用中绘就一幅新时代的运河图景上虞,地处浙江东海之滨,据因“虞舜支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而得名“上虞”。从河姆渡文化到明德始祖虞舜,从青瓷发源地到英台故里,从“黄绢幼妇”到“东山再起”……千百年间南来北往的舟楫,带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篇,见证了商贸繁荣的盛世,汇聚了厚重深厚的运河文化。近年来,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节点,上虞抢抓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保护传统民俗节日要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整体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陈述了现阶段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现阶段运河文化带在保护、利用和传承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为进一步深化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日前,宁波市文保所牵头组织国内水利史、水文化、文保等各界知名专家,对大运河(宁波段)运河河道、水利工程遗产现状,以及相关自然水系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专家们考察了虞余段、慈江段运河,五夫长坝、西横  相似文献   

8.
<正>千年水潆潆,文脉贯古今。从山阴故水道到浙东古运河(上虞段),从会稽之东到世界青瓷发源地,从历史文化名都到“青春之城”建设……数年来,运河滋养着两岸人民,孕育了孝德、瓷源、东山、梁祝、春晖等地域特色文化,在波光云影中映射出了浙东古运河文化的厚重与壮美。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聊城段村落与城镇在运河漕运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间传说,主要包括金龙四大王、漕运天妃、关公、神钟故事等.在明清时期,漕运神话在运河沿线市镇中为人所津津乐道,而在当代,由于大运河断流以及经济功能的丧失,这些民间传说或失去传播的生命力,或被全国性、官方性的民间传说取代,失去了地方性特色.漕运神话是运河沿线民间信仰的载体,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运河文物遗址的叙事性阐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东运河流域随着漕运的兴起,形成对神灵的信仰崇拜的宗教特色和民间活动.运河人家独特的文化观念增强了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运河不再发挥经济和航运功能,运河文化衰落,民间信仰逐渐销声匿迹.利用好,发展好,作为运河文化重要部分的地域民间信仰对于当今运河文化的传承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也由此与世界相连。大运河(宁波段)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古代水利、潮汐、航运技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变化,对运河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2014年"两段一点"(浙东运河虞余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和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宁波不断做好浙东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文章,充分发掘大运河(宁波段)"河海联运"的独有特色,为城市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宁波“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是大运河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商帮文化、海防文化、海洋渔文化和海丝文化等海洋特色明显。近年来,宁波港城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取得重要成绩。宁波3个遗产区进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姆渡、井头山等史前海洋文明遗址挖掘与保护取得重大成果,永丰库、庆安会馆等“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得到良好保护,兴建了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了大量港口文化相关论坛、节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运河抒写了浓墨重彩、绚丽辉煌的篇章,它连接了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承载了中华儿女为修凿运河抛家舍业、自我牺牲的高尚品质,既是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传统和灵魂的积淀,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从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传播路径出发,系统分析了运河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并与当下文化传播的热门行业文创产业相结合,提出融合与创新两个关键词,是文创视域下运河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南浔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当千年运河文化与鱼桑文化在时空中交织,必将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南浔美景江南秀,烟柳溪桥画里舟。”湖州南浔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兴。大运河(南浔段)和桑基鱼塘系统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善琏古镇、荻港古镇等六座江南小镇各美其美,“一元茶馆”、湖笔工坊、传统糕点等百年老店历久弥新,“祭笔祖”“三道茶”“灯谜会”等各类风俗活动别具韵味……当千年运河文化与鱼桑文化在时空中交织,必将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5.
“打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是德州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新时代重大命题。德州运河文化资源积淀丰厚,是展示德州文化形象软实力的重要依托。如何将德州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好、利用好,塑造德州新名片?笔者尝试提出以“协同创新发展三要素”的模式,即“城乡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空间发展要素、物质文化与非遗文化相匹配利用要素、数字化协调治理要素”建设模式,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旨在深化、提升德州运河文化品牌形象,促进德州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跨区域统筹协调,为塑造德州大运河文化品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古至今,大运河都是桐乡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大动脉”。悠悠运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桐乡人,将应水而生的村镇明珠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风物长存的当代古镇全域图。崇福,是桐乡唯一的千年古县城,也是全国重点镇、中国纺织皮草名城、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1020年建县史。以运河为轴、城河为环,崇福围绕“运河千年古城·纺织皮草名城·融杭发展新城”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提炼宋韵文化内涵,奏响了大运河“宋韵崇福”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张家界市地处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工作;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投入与保护力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建设;打造非物文化质遗产活动经典品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类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实地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宣传力度、传承形式、发展动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尝试通过寻求合作、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丰富传承形式、活态保护、特色文化产品打造等途径,增加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崔雨  崔一诺  刘玲 《宁波通讯》2023,(11):63-65
<正>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委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形成宋韵文化挖掘、保护、研究、提升、传承的工作体系,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形成展示“重要窗口”独特韵味、文化浙江建设成果的鲜明标识。  相似文献   

20.
京航大运河港航现代化初探强伟敏一、京航大运河的历史与现状京航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其历史功绩是众所周知的。它曾是贯通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要道,繁荣着冀、鲁、苏、皖、浙五省的经济和文化,同时辐射着江南、江淮、黄淮、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