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翁晟 《中国外汇》2013,(14):64-66
外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在保持国际范儿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更加深入地"接地气"。6月末,花旗、汇丰、渣打等8家外资银行获批开卖国内基金无疑是一项突破。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外资银行理财服务仍显得有些遥远,其最为擅长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海外基金产品也不被赏识和接受。在竞争激烈的理财市场中,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独特优势可供投  相似文献   

2.
财富管理业务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文韬 《新金融》2006,(5):39-41
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财富管理市场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成为世界各大金融机构争抢激烈的市场之一,他们纷纷推出各种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以争取高端优质客户,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举措无疑推动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同时,世界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也深刻影响着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如今,财富管理业务将重点从离岸业务(offshore)转向本土业务(onshore);准入门槛降低,客户群不断细化;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服务更全面、更专业;收购及兼并事件频繁,未来将迎来并购高峰;最后,除了大型的综合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具有优势外,一批专业的财富管理公司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发展也十分迅速,并逐渐形成了该领域的垄断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理财意识逐步增强,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不仅是更好地满足居民理财的需要,更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当前,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中国开办人民币业务,理财业务是其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而外资银行在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产品营销、产品服务和人员素质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因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理财意识逐步增强,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不仅是更好地满足居民理财的需要,更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当前,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中国开办人民币业务,理财业务是其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而外资银行在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产品营销、产品服务和人员素质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因此,在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下,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财富管理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该项业务的发展明显落后,且差距较大。面对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风险日趋增大、存贷款利差日趋缩小、外资银行步步紧逼和中小银行向大中城市进军的新形势,农业银行应认真研究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从实行佣金浮动制以来,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在营业总收入的占比中不断下滑,同质化服务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促使证券公司向财富管理转型。财富管理转型的基础是培养足够的营销型投资顾问人才,从投资顾问的培养、服务、考核等方面论述财富管理转型的基础;从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近期的动态来论述财富管理的方向,从而得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应从投资顾问服务、网络金融服务、客户资产产品配置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居民闲散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商业银行基于此现状,致力于不断研发理财产品,完善差异化理财服务。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陆续推出理财业务,也逐步建立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银行也开始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区域,加之同行业间竞争趋势的不断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现存的理财业务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科学的竞争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富有人群的理财模式从自我管理开始向寻求专业顾问、定制服务、委托管理的方向转变。本文对财务管理中的家族信托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提出具体业务拓展和操作模式。家族信托有望成为私人财富管理的优选方案,成为信托公司适应监管政策导向,推动业务创新,拓展未来信托业务的"蓝海"。  相似文献   

9.
林晓霞 《时代金融》2014,(5X):140-141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富有人群的理财模式从自我管理开始向寻求专业顾问、定制服务、委托管理的方向转变。本文对财务管理中的家族信托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提出具体业务拓展和操作模式。家族信托有望成为私人财富管理的优选方案,成为信托公司适应监管政策导向,推动业务创新,拓展未来信托业务的"蓝海"。  相似文献   

10.
张晓军 《银行家》2022,(5):110-111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行业得以蓬勃发展,各大金融机构也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核心业务进行布局。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也在不断改变和重塑财富管理的形态,在数字化驱动下,财富管理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赋予财富管理全新的内涵。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推动着整个财富行业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高质量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资银行很重视中国市场对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的需求。相对于收购,自身增长正成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业务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怎样随着准入规制的放松而逐步进行调整战略,归结了外资银行在组织形式和业务模式两方面的扩张路径,并对外资银行的调整趋势作出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外资准入政策经历了逐步放松的演变过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也因此逐步展开,表现为:组织形式经历了代表处、合资银行和分行、入股中资银行、分行改制法人银行的渐变;业务范围由单一外汇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多元化渐变;业务模式因母行背景不同而呈现多样化;服务对象从集中于高端客户到向中端客户扩展渐变。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2005,(11):49
主持人语: 今年10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管理指引》,并将从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这两项法规在业务概念方面正本清源,在起点门槛、风险控 制等方面加以规范,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从此被纳入正式的监管轨道。在历经新品频出后的短暂 沉寂后,财富管理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富有的高端客户在消费习性和投资理念上有其明显的特色,其财富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财富的保 值,其次是避免过度纳税,以下依次为实现财富增值、为后代积累遗产、保障公司的生存等。真正意义上 的财富管理就是为他们量身订作适合其理财需求的财富与投资规划、税务安排、信托咨询与服务。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中深具发展潜力的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在世界银行业界由来已久,在我国却是刚刚 起步,有待成熟。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是财富管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初级 阶段。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理财产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业务必将成为我 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选择和发展方向。 新的财富管理业务要求其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度进行资产配置和预期管 理。由于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财富管理在我国蒙着多层面纱,不可能与国际上的概念严格对等,只能以 历史的眼光宽泛对待。由此,所谓理财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在大体上与财富管理属于同一范畴。对我国商 业银行财富管理的探讨,只有从这些方面同时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分析,才能得以窥其全貌。 限于诸多主客观因素,我国银行业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目前只能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然而“青山遮 不住,毕竟东流去”,财富管理业务在国际银行业界的发展现实已经昭示了我国银行业的未来,设在我们 身边的国际性银行的财富中心正给我们以最直观的感受。惟有多方面努力促进,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条 件具备时把握住时机,迎接挑战。 现在看来,财富管理还只是我国银行业的明日之花,让我们期待她能尽快绽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强,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持续优化,财富管理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证券公司依托自身专业的投研服务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和客群基础,实现了财富管理客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提升。当前,从传统业务向财富管理加速转型已成为我国证券行业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四家外资大陆法人银行汇丰(中国)、渣打(中国)、东亚(中国)、花旗(中国)正式开业,成为首批在华获准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客户等限制。至此,从个人理财、财富管理到私人银行业务,中外资银行开始一同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6.
<正>破解财富管理行业“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不赚钱”的痛点,需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出发,从卖方销售模式向真正的买方投顾模式转型,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资产管理产品的不断丰富,居民对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宽居民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金融》2007,(7):51-52
近年来,中国国内高端群体的金融理财服务一直受到金融业界、媒体的重视与追捧,各国内银行及外资银行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业务与理财产品,相应的报道也频频见诸于媒体,同时市场的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沉寂之后,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即便在许多银行提高了高端理财的金融资产门槛的情况下,银行专门针对高端群体开设的理财VIP服务场所仍然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服务能力也大幅提高。面对外资银行的业务渗透,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侵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均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指明了发展现状;接着结合我国财富管理发展的前景,从客户、产品、服务、人才、管理五大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财富管理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居民个人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投资顾问的服务专业化程度与服务效率逐渐成为限制业务发展的瓶颈.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冲击着传统顾问服务模式.发展线上服务,通过智能化方式提升顾问服务能力成为各大券商经纪业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