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经济》2008,(9):41-41
汇改三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达20%。如今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势头正在被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所取代。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小幅贬值,但对欧元出现大幅升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逐日走弱,回到6.84关口,共贬值116个基点。同时,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继9月2日破"10"之后,继续走强,5个交易日共升值2400个基点,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共升值达2.27%,上周5个交易日里升值更是达到2.4%,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商周刊》2014,(4):60-6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逼近6.0大关,升值趋势并未能扭转。然而,面对国家外储的连创新高和中国制造业低迷现状,业内对人民币升值抵制的呼声再起。2014年1月l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升58个基点至6.0950,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经济》2014,(5):56-59
正人民币汇改从2005年至今已近9年,小幅的单边升值几乎成为主基调。然而在今年2月末到3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加大,甚至出现罕见的大幅贬值情况,央行4月上旬将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波幅从围绕中间价从1%扩大到2%,意味着持续数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双向浮动阶段已然来临。央行汇改新思路日渐清晰。  相似文献   

4.
应用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汇改后GARCH(1,1)模型是适用的,它反映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率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上证综指变动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率之间存在双向线性因果关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更多引导上证综指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陈云 《经济评论》2013,(2):112-12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美元汇率与中美两国股市之间的信息溢出发生了变化,而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这种信息溢出效应更为复杂。本文基于2005年7月22日-2012年7月30日人民币/美元汇率及中美两国股市的数据,采用内生结构突变的ZA单位根检验和GH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人民币/美元汇率与中美股市之间的信息溢出,结果表明存在人民币/美元汇率、美国股市到中国股市的长期信息溢出,但该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际发生了结构突变。此外,成对Granger因果检验还发现了人民币/美元汇率与中美两国股市之间存在短期信息溢出。  相似文献   

6.
数字与人     
《新经济》2011,(11):6-6
6.3290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290元,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对美元累计升幅达30%,趋近合理均衡水平。70亿专家称,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缩减了4亿,这意味着,中国将"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  相似文献   

7.
读编互动     
<正>6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5,创下3月27日以来的新高。6月10日的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38个基点,单日涨幅达0.22%,创20个月以来最大涨幅。2014年第6期资本市场杂志封面故事《人民币贬值的背后》极富远见地提前对这一市场现象作出背景解释:人民币汇率放宽波动空间后,  相似文献   

8.
在贸易引力模型下引入汇率波动性因素对中美、中日贸易总量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成立,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显著抑制中美贸易总量;人民币兑日元汇率波动对中日贸易总量无显著影响。考虑到中日间贸易较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因此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引入中日贸易框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对美元汇率波动均显著地抑制中日贸易总量。结论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给交易主体带来经济风险,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应注重维持汇率的稳定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10.
《财富时代》2004,(11):10-10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现将自1949年以来半个多世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变动情况列于下表,以供参考。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内容:1·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在8年未动之后,对美元小幅上调了2%,这个汇率升值的幅度大大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5%~10%)。因此,从汇改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看,属于微调。自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一直在1美元对人民币8·10元上下浮动,但总体呈现上浮趋势。到2006年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  相似文献   

12.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72,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9个基点.这已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创出的第六个汇改以来新高纪录.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放弃联系汇率制,泰铢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股市暴跌。随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的货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次金融危机甚至还影响了东欧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在此次危机中,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人民币汇率在此次危机中受到了哪些影响,其走势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在隔夜美元指数小幅下跌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05个基点至6.3482,不过这并未改变当月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走贬的格局。分析人士表示,在贸易盈余下滑、中国高层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已到达均衡水平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升值空间或已不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更多体现为双向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名义汇率改善贸易收支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格传递的弹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传递弹性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共同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在2005年7月汇改前,汇率的进出口价值受美元汇率指数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在汇改后,进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在1996年10月至2013年6月汇率的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进口价值受美元有效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6.
王越 《现代经济信息》2012,(22):214-215,21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中美双方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影响美国失业率最为关键的四个因素,通过计量定量分析检验发现,影响美国失业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上一期失业率的时滞效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对失业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外贸易平衡的影响不确定性;从而否定了美国渴求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而解决国内高失业率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定性分析,解释了所得模拟函数的实质意义和美国力求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政治动因。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对美元升值2.6%,2006年对美元升值3.49%,而2007年对美元汇率升值则达到了7%,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在4.4%。人民币升值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竞争力下降、出口利润减少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出口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家也需要从宏观政策上采取措施,降低汇率变化对产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月度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与陕西省对美国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不是陕西省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人民币汇率波动仅是对陕西省对美国贸易额变动影响的原因之一,经济增长、产品竞争优势、经济危机也是影响陕西省对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月度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与陕西省对美国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不是陕西省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人民币汇率波动仅是对陕西省对美国贸易额变动影响的原因之一,经济增长、产品竞争优势、经济危机也是影响陕西省对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程宇  夏若雯 《当代经济》2016,(17):22-24
为研究2015年汇率改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以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5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日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法对2015年央行“汇改新政”背景下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了实证分析.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在经济意义上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同时统计意义也是显著的.汇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过程:一是离岸市场平美元头寸的需求触发了离岸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波贬值;二是套利盘进一步恶化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并触发了第二波贬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