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林     
<正> 《独联体各国概览》苏联解体和独联体成立是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大事件。苏联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具有7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向了解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本书客观叙述了苏联解体的背景、独联体建立的过程及初期活动、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走向,详细全面地介绍了独联体11个成员国的方方面面。全书由3篇组成:第1篇对苏联解体、独联体建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2篇详细介绍了独联体各成员国的基本情况;第3篇对独联体面临的问题及今后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刍议●张养志(兰州商学院兰州,730020)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截止1994年4月,除波罗的海3国之外,前苏联的12个加盟共和国均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随着独联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我国同前苏联各国的经济关系,尽快打进独联体市场,我们有必要对苏联解体前后的经济形势,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总体的把握。 一、苏联解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苏联经济的历史发展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36年第二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的19年时间里,苏联人民在列宁、  相似文献   

4.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趋势之分析兰州商学院国际贸易系聂元贞本世纪苏联的成立到解体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从苏联解体后各成员国的经济困难到经济的逐步恢复,以及各成员国以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在经济政治上逐步联合,又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5.
在前苏联时期纺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且分散在各个加盟共和国境内,无论哪一个纺织企业都没有真正获得独立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原料、技术和机械保障。因此,独联体各国的纺织工业在苏联解体后因其产业链条的断裂而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6.
最近,俄哈货币问题谈判破裂,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决定发行本国货币,从此卢布区宣告解体。 卢布区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更换货币并改变向卢布区其他国家供应新卢布的条件。苏联解体后卢布在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前苏各共和国流通,独联体建立之后虽然没有形成经济联盟,但卢布事实上起着独联体共同货币的作用。直到俄更换货币前,除了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之外,独联体其他国家一直在使用由俄罗斯印制和发行的卢布。1993年7月24日俄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许多农机厂都倒闭了,众多加盟共和国中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保留住了发达的农机生产部门。目前独联体国家中只有这3个国家生产农用机械,但是其农机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主要原因有:农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俄罗斯边境贸易面临的新形势及调控对策谭晶苏联解体后,中俄经贸合作继续保持发展势头。随着我国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灵活成功的外交政策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我国边境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跻身独联体市场”,一直是我国许多企业寻求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存在着重要影响,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其解体原因的探究。就目前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解体的原因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从研究苏联解体主要流派及研究方法、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更从根本上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克格勃归来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在莫斯科的寒风中,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缓缓降落——苏联解体了。而随着苏联解体的还有一个声名赫赫的机构——克格勃(KGB)。从此,俄罗斯少了一柄利剑,CIA与FBI少了一个敌人,世界少了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二战后海外华侨、华人正在做为世界上一个巨大的经济力量而崛起的话,那么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华侨、华人的经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就前苏联、独联体国家华侨、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变迁及变革后发展趋势,加以简述和探讨。一、前苏联时期华侨、华人经济状况较平稳、富庶,经济地位平等自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的46年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宪法的规定下,经济上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限制私人资本的发展。跻身于苏联的华侨、华人,在这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约束下,其经济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事社会劳…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其领土上形成了一些独立自主的国家和独联体。俄罗斯作为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实际上缺乏同其他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的意识,对此俄存在着两条错误的常规观点:第一,没把独联体区域内各国的边界界定上升到国界的高度;第二,仍把在前苏联整个领土上通行的卢布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在俄对外贸易放宽的条件下,上述观点给俄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导致俄联邦稀缺资源大量流向毗邻的独联体国家;另一方面,导致认这些国家向俄输入通货膨胀。由于对边界界定的意识不强并缺乏相应的海关监管,俄资源损失的程度很难估计。个别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指出: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省区,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对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保障国家的安全和边防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中亚五国和独联体各国同新疆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自苏联解体为“独联体”,中亚五国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战略方针,也都必须重新制定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总统。他在任时发动和领导了苏联的改革,而这一失败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新思维”的提出才使苏联在对外政策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并最终加速了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十多年了,今天我们重新检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于客观认识历史,准确把握俄罗斯今天的外交理念和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雪景 《魅力中国》2010,(35):309-309
苏联剧变离我们已经近20个年头了,但是它将长期被关注。对于我们来说,大多数人会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由其内部矛盾所引起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崩溃,以及普通民众要求废除社会主义并代之以资本主义革命。而本文拟从特权阶层的角度来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能够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6.
王向东 《中亚信息》2009,(11):32-33
俄语曾是世界第二大语言,被普希金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随着苏联解体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俄语地位却一落千丈。在一些独联体国家中,俄语不仅早已失去官方语言地位,而且正在失去通用语和族际交际语的地位,甚至还有沦为少数民旗语言和外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原先把各个加盟共和国联成整体的经济纽带断裂,重新恢复需要时间,需要独联体各国,特别是俄罗斯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尽管独联体首脑召开了多次会议,但由于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改革选择方向不明朗,实际行动不是有利于保持独联体的统一经济空间,因此原先的经济贸易联系不仅没有恢复和发展,反而进一步被破坏,从而使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无一例外地受到严重打击.一、独联体各国的经济状况苏联解体后,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目前已出现了新的政治结构划分,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俄罗斯.以其所拥有的资源、人口、经济潜力、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而言,依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大国的地位.第二,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外高加索各国.它们拥有比较强大的政治经济乃至战略军事力量,虽然与俄罗斯保持一定的政治经济联系,但相当注意保持自主立场,反对独联体内部的经济关系过度集权化.第三,哈萨克斯坦与其余中亚四国.这一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原苏联的农工基地和战略要地.在独联体形成过程中,以哈萨克斯坦为首的中亚五国曾起到过相当重要的枢纽作用,为此。  相似文献   

18.
<正> 进入90年代,苏联解体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为我们与独联体各国的经济联系,提供了异乎寻常的机会。现在独联体各国的经济结构均有待完善,尤其是俄罗斯,它积极寻求同西方、中国、日本及其它国家的经贸往来。所以,认清形势,抓住时机,采取措施,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这对推进我国的全方位开放将会起到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格奥尔基·鲁多夫于1996年11月出任俄罗斯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近期他向俄罗斯《红星报》谈到了俄吉两国的关系问题。在苏联解体后的8年中,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独联体范围内的各种场合,都多次声明吉与俄在政治、  相似文献   

20.
多克托尔灌肠是俄罗斯最有名的食品之一,深受俄罗斯人以及侨居世界各地的独联体人的喜爱。它始创于斯大林时代,到今天这一品牌已有70年的历史了。它由碎猪肉和碎牛肉混合制成,含有健康饮食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论是在二战时期,还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物资匮乏时期,以及在苏联解体后的萧条时期,多克托尔灌肠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