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全面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可以给中国带来较多的有利影响,我们应借此机会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人民币国际化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弊端也做一定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张丽杰 《科学决策》2008,(10):209-209
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升值将带来通货收缩压力。为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即使人民币升值15%,从长期看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危害,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的负面影响仅发生在最初一两年内。为了让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了解其对经济的影响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的人民币债券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熊猫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等战略推动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74只存续熊猫债的信息,构建OLS模型,利用后退法删减变量,研究熊猫债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债券的付息方式、发行人的所有权属性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是熊猫债发行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的人民币债券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熊猫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等战略推动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74只存续熊猫债的信息,构建OLS模型,利用后退法删减变量,研究熊猫债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债券的付息方式、发行人的所有权属性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是熊猫债发行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12,(7):12-12
2011年底,瑞典某公司在瑞典北部STORUMAN地区发现一新铁矾总储量约6亿吨。其中,表面层品味约30%,中心层品味约35%。拥有该铁矿所有权的该瑞典公司计划与中国投资者合作开发,计划首期引入资本额约1亿瑞典克朗,约合不到1亿人民币。2012年1月,该公司开始起草开采计划,正在取得有关环境保护、进一步钻探、挖掘准备的政府批文。计划2012年底引入资本。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5,(11):51-53
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0月13日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当前人民币或许已经是一种准国际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国都在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如果人民币贬值,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跟着贬,中国大量出口产品又是以美元定价,并不会受益于汇率变化。因此,人民币贬值“对我们没有好处,对世界也没有好处”。未来几个月乃至于一年,暂时不要动汇率,如果要做文章的话,在人民币货币政策上做文章。他认为,在资本账户管好前提下,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和美元收紧的货币政策形成对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攀升导致双边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政治互信。美方将贸易失衡归咎为人民币汇率,而中方则指出两国贸易失衡的症结并非人民币汇率,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冲突和利益博弈行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者以1990-2011年的美中贸易、汇率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将人民币汇率、国际投资、全球分工、统计误差和消费储蓄等因素纳入分析,从多维视角对美中贸易逆差成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中贸易逆差的成因缘自美国、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双方的统计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三组因素,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净额统计方法下,作者对美中贸易的历年贸易净额进行了重新估算。美方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报道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其数据统计被夸大;而中方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直到2006年才从对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断,主要是源于美方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黄昌利 《环球财经》2008,(12):116-117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更高发展阶段,提升了中国的生产率,并促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人民币的失调程度近年来趋弱,但在2008年下半年之后已出现一定程度“高估”,近期可能出现下调波动,应注意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云倩 《亚太经济》2023,(1):31-40
东盟是中国在境外第二大人民币跨境收付地,在东盟率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层次不高、人民币收益性和流动性较弱、东盟国家对美元有较强的路径依赖、人民币与日元国际化竞争激烈等问题。RCEP的实施给在东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发挥人民币货币锚作用等重要机遇。在RCEP框架下,要充分运用RCEP规则,以提升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功能、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新空间、搭建人民币跨境支付新渠道为根本,通过建设中国-东盟数字货币合作区、中国-东盟人民币结算示范区、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货币锚作用、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等新路径,来提高人民币在东盟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21日]因为不出几年,你很可能就要用到、或是希望持有人民币。 人民币(也叫做元)是中国的通行货币。中国正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巨头之一,并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而中国货币——而不是欧元——向美元发起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在我看来,中国似乎正在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更加自由地使用人民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迪迪 《中国经贸》2009,(10):147-150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越发明显。本文试从中国近年来频繁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出发,阐述了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并从宏观、微观角度套用相关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所需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蓝图,还针对国际化后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讨论并在最后给出了整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11,(2):8-8
中行在美国开放人民币交易业务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已正式开放在美国的人民币交易业务。此举被外界视为是中国在探索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一步。不过,路透礼引述分析人士说,这只是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的一小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前的推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至今,日本经济从迅速发展到陷入长期低迷。这给日本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带来了影响,使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究其变革的原因,则正如企业所有权状态随机依存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企业所有权安排随企业效益的变化而变化,即随企业的经营状态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体现了战后日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理性;而90年代后日本经济长期低逃,企业原有的所有权安排模式已不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竞争要求,面对重重压力,改革势在必行。日本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国虽有差异,但在当今中国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安排亟待变革的情况下,日本企业所有权的演变仍对我国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并趋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货币的国际化已然成为突出话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及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开始注重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支持人民币在国际化中的强势地位,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笔者透过本文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利弊因素,以及对日后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姚菲 《中国经贸》2014,(22):106-107
自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债券市场取得明显成绩,与此同时,中国的债券市场建设也有阶段性突破,但中国在亚洲债券市场中的地位明显滞后于日本甚至韩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亚洲债券市场的地位,中国政府一方面应加快国内政府债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整合,另一方面应将债券市场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与内地熊猫债券市场的建设。本文试图就在岸、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现状进行比较,并由此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7日】本轮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一度出现人民币波动性升高并趋向贬值的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一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6.83一线。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加之中国经济表现卓著,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在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5,(29):34-34
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近日表示,中国会逐渐地调整人民币汇率,但他不期望中国对汇率进行大幅度的改变。安德森表示,人民币对全球市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但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经济并不会有很大影响。人民币即使升值20%,对美国经济来说可能影响很小。因此他个人认为,美国对人民币施压的做法“可能会有一些政治上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15-16
中国摆脱1997年席卷亚洲的货币危机后,其资本控制措施因成功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使中国免遭经济危机而得到人们的赞誉。不过,在中国政府决定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而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之后,中国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限制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如何重新定位建立在升值预期基础上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如何改革国际收支账户发生趋势性改变下的外汇管理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完成与中国2012年第四条款磋商,并发布报告称人民币依然被中度低估,但也许IMF的这次评估结果依然难令人信服。汇改七周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28%,同时中国货币扩张了3倍以上,实际完成了一轮对外大幅升值、对内大幅贬值的过程,人民币汇率正接近均衡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通过在蒙古乌兰巴托、扎门乌德及中国二连浩特等地实地调查,从贸易项下和非贸易项下两个方面测算人民币近年来在蒙古的流出、流入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前调查的结果,测算出目前人民币在蒙古的滞留量为3亿元左右,并对人民币跨境流动进行了评价。本文为今后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