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犯罪也在日趋增加。面对数量不断增加的计算机犯罪,要确定犯罪、抑制犯罪和惩处犯罪,证据就成为定罪量刑的关键。电子证据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系统文件、内容数据、通信数据、日志文件、临时文件及电子辐射文件等。数字取证主要是对电子证据进行识别、保存、收集、检查、分析和呈堂,从而揭示与数字产品相关的犯罪行为或过失。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日益融合,以及Internet的普遍应用,包括电子商务、视频会议等在内的一些应用已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浪潮,正在促进现代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就经营手段和方式而言,传统的银行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集合.两台计算机在网络中要实现正确通信。就必须构架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遵循一定的协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它能造福人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某些科技成果可能为犯罪分子所利用,从事高科技犯罪,带来负面效应。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金融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融业务的操作和管理越来越依赖计算机,金融的机密和财富也越来越集中在计算机上,因此,金融计算机领域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主要目标。本文就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5.
孔鸿滨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0):100-10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23亿人。在上网用户总数迅猛增长之时,社会各行业对网络相关应用的需求量也逐年稳步上升,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计算机这把“双刃剑”也在成为高科技犯罪的工具,黑客入侵、网络钓鱼、间谍软件、病毒发布、色情传播、源代码失窃等案件更是频频见诸报端,它们的大量出现必然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计算机犯罪具有犯罪主体专业化、犯罪行为智能化、犯罪客体复杂化、犯罪对象多样化、危害后果隐蔽等特点,这使得计算机犯罪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刑事犯罪。尽管如此,计算机犯罪通常都会在计算机及其外设中留下大量与犯罪有关的数据,进而让司法人员根据相关技术找到证明某个事实的证据成为可能,因此计算机与法学的交叉学科——计算机取证也就应运而生,它对:于起诉这类犯罪行为变得至关重要。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而言,计算机取证技术这种事后分析的办法也必然给追踪黑客行为和提高系统防护能力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 ,在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发达国家 ,计算机舞弊和犯罪案层出不穷 ,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银行中的开发、应用虽然起步较晚 ,但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计算机犯罪和舞弊案亦呈上升趋势。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 ,强化银行内部控制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必须重视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问题。一、银行计算机舞弊的概念银行计算机舞弊是指针对银行计算机系统或利用银行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舞弊活动。它包含如下两层意思 :一是针对银行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舞弊活动 ;二是利用银行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舞弊活动。针对银行计算机系…  相似文献   

7.
正一、SQL注入攻击的防御背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应用于政府、国防、商务、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以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来交流信息的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信、数据交换、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以最方  相似文献   

8.
《金卡工程》2011,(11):55-58
随着计算机、通信与家电的融合在人们生活中日益普遍,设备之间迫切需要高速、互操作性强的无线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而超宽带技术就是一种能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人域网(WAPN)无线接口互联接入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轶名 《金卡工程》2006,10(3):49-50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并在人们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信息来源的自动检测、图像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文亮 《中国外资》2010,(12):177-177
随着计算机犯罪的日益猖獗。计算机取证技术成为了提取计算机犯罪证据的必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WIDOWS日志进行计算机取证的主要方法,并且探讨了用此方法进计算机取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社会生产力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要看到,整个社会尤其是金融系统,正面临"计算机犯罪"的严重威胁,越来越多的面向金融系统的高科技犯罪事件,不断给人们敲响网络安全不容忽视的警钟!2000年2月7日美国著名互联网站大范围遭到"黑客"攻击,2001年初,中国多个大型网站陆续遭到攻击,深刻暴露了网络系统安全的脆弱性。2000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是计算机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犯罪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运用的日趋广泛和社会化,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和领域在不断地增加和扩展.银行储蓄业务计算机犯罪也随之日趋升温,它具有范围广、作案对象多、不易侦查、隐蔽性好、易得逞等特点.犯罪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既有内部作案,也有外部作案或内外勾结,有的通过非法查询储户密码支取储户存款;有的通过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修改,虚增储户存款,达到作案目的;有的通过计算机程序,将所有储户利息尾数转入犯罪分子自己的存款帐户等等.  相似文献   

13.
浅谈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使其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是一个普遍应用的公众性体系,而金融业也早已溶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公众性的应用媒体;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金融计算机网络是处于公众面前,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如何加强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管理,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课题。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危害程度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已不…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管理和业务处理必须实现电子化。所谓商业银行电子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化金融手段,改造传统的银行体制,建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  相似文献   

15.
防范金融电脑网络犯罪管见人民银行河南省邓州市分行杜道菊,宋玉长随着电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犯罪成为金融业“三防一保”的又一新课题。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一种新形式,它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资源共享这一特征,在数据的自动处理过程中盗窃、挪用资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通信,金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国快速蔓延.数以亿计的民众曾接收过诈骗信息.数以百万人上当受骗,涉案资金达数十亿之巨.在不少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数量甚至已超越盗窃案件成为珊事犯罪中发案率最高的种类.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工商银行在协防电信诈骗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就全社会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部门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广泛进入了金融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子联行、同域票据交换、资金清算、会计出纳业务处理、储蓄业务处理、信贷业务处理、行内对公储蓄业务通存通兑、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中间代理业务的联机处理以及统计、办公都实施了计算机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金周转速度和金融业的服务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同时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工具和对象。由于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技术、高智能且专业性极强、手段十分隐蔽的犯罪,其危害性之大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成为金融信息系统的生命。本文详细阐述了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计算机泄密的途径,并提出防范金融犯罪的措施,以更好地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ES/9000与NOVELL网络实时安全通信的方法《中国金融电脑》1998年第3期(总第104期)·29·建设银行广东省深圳市分行计算机处梁钢随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银行开发的许多金融新品种都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几乎渗透到银行各个部门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有力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着金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犯罪现象已对银行资金、信息安全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加强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不仅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防范和化解计算机风险,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极其紧迫、艰巨和复杂的任务,是当前金融电子化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一、银行计算机风险的表现形式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