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佳  毕鑫 《农业经济》2023,(3):15-17
农业产业链以农业相关产业为核心,通过采用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方式,形成了“链式组织”,从而实现农业价值共创。为促进共享经济与农业产业链建设有机融合,需要以区域内某一具有竞争力的主体作为“链核”,通过发挥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对优势产品、先进技术和社会资本进行集聚整合,从而实现优势共享、产业增值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宿豫县对农产品创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龙嫂”、“苏北”、 “黄墩湖”、 “春绿”、“烹乐”、 “铁树”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脱颖而出。但从宿豫县创牌的实践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欠发达地区在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中的艰难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日前,兴化与中国苏果正式签约结盟,标志着兴化农业向超市农业迈开了一大步。大创绿色品牌 以“江苏农业大市”著称的“鱼米之乡”兴化,是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棉基地,淡水产品总量连续9年在全省夺冠。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兴化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现已形成了2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40多万亩蔬菜  相似文献   

4.
全球以葡萄产业和园艺产业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正在经历由“种植农业”向“精致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变革,使得都市农业从以提供农产品向提供农业服务发展,并与休闲旅游、创意设计、信息服务、总部别墅、会议会展等高端产业深度结合。  相似文献   

5.
做活“特色”文章建设“三高”农业欧阳锋江西信丰古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近年来,该县在大力抓好粮食和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开通的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6.
瓦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学识渊博,历来受人敬重。其《论农业》以农业经营为主要内容,以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以获利为宗旨的“农利论”思想、趋利避害的农业经营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和重视有效投入提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反映了公元前50年左右欧洲的农业传统。通过比较,说明早在2000年前,中西农业就已有了本质的差别,即西方的农业仅仅是一项获取利润的产业,而中国的农业则是安邦兴国的基础;在“人”与“农”的位置上,西方的“人”处于主体地位,而中国的“农”则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抓住加入WTO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比上…  相似文献   

8.
桂平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发展工业资源型农业为主导,重点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地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去年,全市实现农业牧渔业总产值45.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11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15%,增长幅度创1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近年来,该市先后连续两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广西优质粮食第一大县(市)”、“广西水稻免耕跨越式发展第二县(市)”和“广西农村劳动转移劳务产业)第一大县(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互动观点看,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二大阶段:一为“以农业培养工业”;二为“以工业发展农业”。这两大阶段的划分,可由资本流向来决定,即从农业角度看,净资本流出,是为“以农业培养工业”阶段,反之,则为“以工业发展农业”阶段。据本文作者研究,自台湾光复至1975年,农业部门是净资本流出,但自1976年起,却为资本净流入。  相似文献   

10.
浅谈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领导报告中经常出现“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新概念,不时有一些同志询问其涵义,现就这个问题谈点认识。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一文  相似文献   

11.
把农业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前提是“重新认识农业”张慎把农业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农业。不能单纯认为“农业就是动植物生产”。应当明确,“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才是符...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奋力推进四川农业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一年。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  相似文献   

13.
泗阳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及时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提升农业内涵,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创利、创税、创汇"农业,实现由传统数量增长型农业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一、把握市场取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发展"三创"农业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当前制约我县"三创"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结构单一,粮经比例不合理,养殖业总量不大。因此,发展"三创"农业必须牢牢把握市场取向,结合我县实际,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是调优粮经比例。在稳定全县粮食总量的前提下,逐步压缩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面积,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着力提高单产,促进全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三高”农业,需要建立和形成一个新的有效的领导机制,来领导、指挥、沟通和协调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及农业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形成一个自我调控功能强、整体推进协调有力的“三高”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三高”农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包括五种内容:1、启动机制。表现为决策指令系统。  相似文献   

15.
《南方农村》2000,(2):40-42
顺德市现有农用地面积53万亩,历史上是一个以“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闻名的经济作物区。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以发展规模经营、建设农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推行农工技贸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优质水产和名贵花卉种养业为主导,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三高”农业体系,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2.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9元。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已具备一定基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经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批准,设立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试验区”以推进扬台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为目标,以发展农业高科技和外向型农业为重点,以引入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切入点,将“试验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三高”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高产、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即农业生态游的兴起,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三高”农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生态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的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发展。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具体措施,即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好“三高”农业的发展方向;“三高”农业区的统筹规划;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利用高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协调好“三高”农业与生态游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融入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农民日报》曾以《从“感觉农业”到“理性农业”》为题,在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发表长篇通讯,报道了泰州市较理性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经验。 5年之后,该市的战略性调整开始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境界:这就是以农产品进入城市超市经营层面为战略平台,全面拉动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加速发展,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农业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领导工作方式的全面变革。 这就是从“集市农业”到“超市农业”的新嬗变。  相似文献   

19.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旋律过程中,呈贡农业告别了传统的粮食生产模式,形成了以“菜花果”为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保障”的农业产业化道路,逐步培育建成了以龙城蔬菜批发市场、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和昆明晨农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县邮政局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龙城蔬菜”、“斗南花卉”、“宝珠梨”、“七甸卤腐”等知名品牌。全县80%以上的农产品销往县外、省外和国外,创汇农业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高”农业要走“四化”路艾和才"三高"农业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保障供给为前提,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把农业建设成具有产出高、品质优、效益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