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代经贸》2009,(12):11-11
12月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及《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将在技术支持、应用推广、产业基地建设、金融及人才方面给予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的政策支持,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境内外上市。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在于新能源产业能否合理有效发展。完善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有效激励机制是新能源产业合理有效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差距,需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规划,并提出要在5年内使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取得成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正劲,未来将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乘势前行。  相似文献   

5.
产业经济     
《时代经贸》2009,(6):94-95
1、新能源产业基地揭牌 6月10日,重点定位于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北京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北京揭牌。该基地力争建设成为新能源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占地约2.5平方公里,其建设标志着首都新能源产业进入聚合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刘叶志 《发展研究》2010,(12):102-104
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新能源产业科学和有序发展的基础前提,基于此,从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基地区、集聚区四个视角设计了福建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发展布局,提出了加大政府财税支持力度、拓宽企业金融融资渠道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从“十五”时期国家“863”计划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历经20多年。20多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已位列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在群雄逐鹿的激烈市场竞争期,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国外贸易保护手段频出,我国部分关键技术与环节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碳中和”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同步增长。从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福建实际,分析新能源电池企业外贸特征、汇率风险及产业结构,并从外汇管理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于近期发布《关于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力争实现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关键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效等三方面目标。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新能源产业现状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后15年左右,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供暖/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传统能源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对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从新能源储量、制造业基础、能源及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辽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然性。通过对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研发费用不足导致的技术力量薄弱,产业政策缺乏竞争力、地方财政难以承载国家产业政策上。根据辽宁省发展阶段的特点,对新能源产业政策提出建议并规划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把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建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以及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河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何在?保定“中国电谷”给我们以启发。它所形成的品牌和声誉,通过先发性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体系,去占领新能源产业发展阵地。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河北现代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经济视角》2009,(12):36-36
最近.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吉林省将引资百亿元建设风力发电整机装备制造等三大新能源产业基地,一个超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园将在长春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新一轮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潮中,新能源成为亮点.由于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技术进步空间、广泛的渗透性以及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兼容的特点,新能源产业也将成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产业创新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市场培育滞后、产业盲目扩张等矛盾.因此,新能源产业政策需要从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及产业规制等方面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将成为下一步产业转型的热点,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之下,市场也可以随之创造。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而政府的政策激励也被相关国家实践证实将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系统地归纳相关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概况,总结相关经验,对地方政府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具体以河北B市光伏产业为样本,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地方新能源产业现行激励政策的研究,提出现行地方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结构性、内容性、配套性以及沟通性四个问题。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国家的经验,针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激励政策中的问题,构建了包括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新能源激励政策体系框架,并分别针对框架中的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产业.要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今天,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很多省、区、市也都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节约减排已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的紧迫课题之一。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部门,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战略的契机下,通过其信贷杠杆以及银行支持政策,提高了新能源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问题,确定银行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蔡慧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72-173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金融危机。很多公司开始节衣缩食,裁员,节省预算储备粮草准备过冬。而能源产业、尤其是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将有可能在这次危机中借势而起,成为未来最强劲的经济支柱。从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势出发,分析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壮大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清洁的优点,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极强的绿色的但目前仍十分弱小的产业,属于科技含量很高的综合性高技术、自然垄断性产业。要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倡导绿色消费,实行有保有压的发展思路,通过对污染型的化石能源的抑制来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创造市场需求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培育本国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管理上的部门分割和体制上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产业集群成长演化视角探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选取典型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进行集聚度分析,探索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规律,分析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产业于2004年进入集群成长自放大阶段,2013年前集聚水平稳定上升,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升级与衰退两种极端;结合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基于自组织理论,可将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政府外生力量的推动下,已完成资源要素自增强阶段,形成了空间集聚,目前处于企业集聚能力自放大向集群系统自调整的过渡阶段。最后,提出了加快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