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胀:6月CPI或创新高 今年3月以来,我国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6月CPI涨幅可能超过6%.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通胀或将见顶,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全年CPI有望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
邱玉琴 《资本市场》2010,(2):118-119
<正>"老百姓的资产一定要打理。"作为在证券业内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沈斌特别强调这一点。2008年全年CPI上涨5.9%,2009年全年CPI上涨5.2%,透过这些数据,他指出,如果仅仅将钱存在银行里,无论是活期还是定期,都无法抵抗通胀,资产肯定在缩水。也正因为如此,近年  相似文献   

3.
如市场预期,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呈现"高位盘整"的态势.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增幅为5.3%.这一增幅比3月份创下32个月历史高点的5.4%略有回落,但依然运行在5%以上的高位. 压力有可能继续增强 多位经济学家判断,未来几个月CPI将进入高位盘整态势,年中将触摸本轮通胀高点,...  相似文献   

4.
通胀将是2011年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虽然2010年货币增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依然高于历史趋势水平,而且由于货币因素传导到通胀大致有6个月的时滞,2011年上半年CPI将持续上升,年中将达到5.5%左右的高点,随后会有所下降,年底CPI可能回落到4%。2011年通胀的加速不仅体现了后危机时代周期性经济因素的正常化,也将反映中长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驱  相似文献   

5.
2010年CPI同比上涨3.3%,食品类的粮食、蔬果价格以及居住价格较快上涨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动力.2011年,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猪肉价格先涨后稳、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犹存、输入型通胀风险增加等因素将使CPI上涨压力明显加大,预计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约为4.1%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定物价为优先目标,进一步细化通胀预期管理措施,着力健全保障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调控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肉禽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是CPI上行的主要拉动力,居住价格居高不下对CPI上涨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CPI上涨压力依然较大,预计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约为5.0%~5.4%。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采取有效措施综合疏解物价上涨压力,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9):F0003-F000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今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召开,会议强调,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而国家统计局近期将公布上半年及6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业内人士认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周比涨幅可能超过6%;  相似文献   

8.
顺差过多是引起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运用ARMA-EGARCH模型探寻CPI发展变化规律,并对2013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近日公布。分析人士认为,从商务部、统计局等部门目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食品价格延续了此前数周的上涨态势。预计去年12月CPI同比涨幅约为24%,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春节及天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或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10.
7月份CPI还将高企,令市场对通胀和政策方向的预期更加纠结,货币政策退出紧缩周期并非易事。在内外交困中,自2610点以来的反弹彻底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1.
由于2009年经济的快速回升以及充沛的流动性释放,2010年初通货膨胀的隐忧明显表现出来,2009年底CPI及PPI纷纷转正,且回升幅度很大,随着经济逐渐实现内生增长,CPI翘尾因素也比2008年有较大回升.今年一季度CPI、PPI很可能仍将逐渐上行,尤其是2月份,两者回升幅度预计都将会比较大,CPI很可能回升至接近3%,同时,PPI同比增速将超过CPI同比增速.因此,今年一季度CPI通胀可能会比较明显.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接着从筹资、投资决策、资金运营三个方面来提出企业如何进行理财.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与人     
《新经济》2011,(9):6-6
6.2% 8月份CPI,综观各家机构报告,8月中国通胀率预计不会再创新高,代表通胀形势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可望回落至6.揣左右。莫尼塔投资公司经济学家乔永远认为,与2008年相比,当前通胀具有更明显的持续性特征,预计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幅度较7月大幅放缓.8月CPI同比涨幅将低于7月。不过,短期内食品价格仍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3.
邬琼 《发展研究》2022,(12):42-46
2022年,食品和能源是中国物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给中国物价带来阶段性上涨压力。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中国扎实推进保供稳价措施,稳物价成效显著,始终运行在温和通胀区间。2023年,预计中国CPI将维持温和上涨态势,PPI将会由输入性通胀向输入性通缩转变,但食品、能源价格仍存在上涨可能。建议加强重要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发挥好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推动我国物价上行的因素有所增多,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性增长、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刚性上涨、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将促使CPI涨幅扩大。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会对CPI上涨产生一定影响。预计CPI同比呈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涨幅为3.2%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进一步增强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控制好物价较快上涨的货币条件,适时适度对鲜菜和猪肉价格进行调控,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深化资源价格改革,规范价格调节基金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戴康 《资本市场》2011,(3):94-97
<正>通胀高企是行业配置的核心从2010年8月开始,CPI越过3.5%,预计今年第一季度CPO将达到5%甚至以上。五种因素助推着通胀压力的加大,其一是货币超发的滞后效应;其二是食品价格的短期冲击;其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推波助澜;其四是全球热钱对新兴市  相似文献   

16.
林义相 《资本市场》2013,(10):10-11
以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不是理论意义上的通胀,在食品价格大涨或者大跌的时候,用现行的CPI衡量通胀将导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和对制定经济政策产生误导。我国目前面临的物价上涨很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通胀那么严重,其应对的主要办法可能是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和区别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笼统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7.
高博文 《生产力研究》2012,(4):16-17,39
CPI一直是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变量,基于CPI月度同比数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时间序列这一特性,通过对其进行SARIMA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SARIMA((10),1,(3))(1,1,1)12模型对我国CPI的预测精度较高,且我国在短期内CPI月度数值同比回落幅度较小。因此,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要结合通胀性质进行政策干预。尤其要通过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合理地调整拉动CPI上涨的重要物价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CPI同比上涨3.3%,食品类的粮食、蔬果价格以及居住价格较快上涨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动力。2011,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猪肉价格先涨后稳、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犹存、输入型通胀风险增加等因素将使CPI上涨压力明显加大,预计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约为4.1%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定物价为优先目标,进一步细化通胀预期管理措施,着力健全保障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调控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09,(3):14-14
香港政府统计处日前表示,香港2月份CPI同比上升0.8%,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3%.政府发言人预计,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对本地经济的影响渐增,香港2009年内的通胀压力将会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20.
虞华 《广东经济》2006,(2):59-61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市场供求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CPI和PPI一直是经济运行观察的重点,因为这两个数据往往可以反映通胀或通缩的压力,是制定货币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现象比原来复杂、研究者观察的角度和运用的方法不同,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仍将温和上涨从目前的物价运行态势看,2006年CPI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已不大,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也不大,或者说,短期内既没有通货膨胀的迹象也没有通货紧缩的迹象。时下,在讨论通胀和通缩问题时,一个最大的困惑是大家所使用的概念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