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族幻景     
emma 《政策与管理》2013,(12):84-87
在法国最后数座真正的家族城堡之一、拥有700年历史的拉图尔城堡,你可以用松露、鹅肝、葡萄酒和彩砂岩画好好勾勒一次美丽的旅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大多数旅游城市面临着旅游显目单一,环境污染,后劲儿发展不足的问题。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研究城市旅游发展问题,旨在通过梳理行动者网络的基本框架,尝试构建城市旅游发展行动者网络,希望能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一、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又称为转译社会学(Sociology of Translation),是法国学者拉图尔、卡龙等创立的,拉图尔在1987年出版的《科学在行动:怎样  相似文献   

3.
曾经,他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从高盛到纽交所,他被称为“危机处理先生”。在被聘为纽交所CEO时,他被形容拥有“广为人知的许多杰出品质,比如正直、才智和广泛的金融市场知识”  相似文献   

4.
袁腊梅 《财会月刊》2012,(12):I0009-I0009
她爱上他,只是一秒钟。而他爱上她,却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的父母都在部队,有着不容忽视的职位,她生下来就被人宠为公主。他是从别的地方借调来的文艺兵,因为出身不好,而被人排斥。他只安静待在自己的屋子里,专心画画。那次她是无意中从他窗前经过,只是淡淡一瞥,便立刻被他吸引了去。她看见他空荡荡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微笑的人、哭泣的人、悲伤的人、快乐的人,那些逼真的脸部特写,一张张挂在墙上,  相似文献   

5.
《劳动月刊》2012,(7):33-34
他可以被扣上这些帽子:英俊,勤奋,诚恳,厚道;也可以被称之为:天分不足,太爱漂亮,滴水不漏,圆滑,他代表着一个香港演艺圈曾经的黄金时代,他坚持向公众展示完美,他与任何人都交好,他由勤奋带来的成功又给平凡人以深刻启迪。是的。他叫刘德华。过去的半生。因为刻意追求的完美,显得累且假,在知天命的年纪里。他终于试着摘下完美的面具...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孤儿,曾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5岁到8岁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13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  相似文献   

7.
陈郁 《现代企业》2013,(4):I0001-I0001
38岁的徐成成(化名)4年前来到西安唐城宾馆洗浴中心打工,由于工作出色,今年1月份被升任经理,可是他干的并不是守法、光彩的事情。4月13日上午,他因涉嫌组织、容留卖淫嫖娼,被公安雁塔分局刑事拘留,4对被抓“现行”的男女被行政拘留。  相似文献   

8.
他曾5年间5次以民情报告上书温家宝总理,总理5次作出批示。他被黑心老板视为灾星,却被民工朋友视为自己的“贴身棉袄”。而他的自我评价,就是他平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是人大代表陈建教。”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因企业转制个人劳动合同到期,成了一个下岗工人。他自认平时工作勤恳认真,肯定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经过几次应聘,都因年龄偏大未被录用。但他并未沮丧。终于有一次被一家民营公司录用了。原因并非他的才能比其他的年轻者高多少,而是应聘前,他在招聘办公室的地上拐角处拾起一枚回形针放到工作人员办公室的桌上时,恰好被该公司总经理路过看见,于是经过一番交流,总经理便录用了他。其实他拾起那枚回形针是出于习惯。转制前他是一家工厂的仓库保管员,因为爱财惜财,曾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节俭使他找到一只饭碗。当然,这要感谢那位伯乐——总经理的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0.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1,(21):112-113
他被全球的编剧们奉为偶像。参加他的“故事培训班”,被《名利场》称为编剧界的“朝圣之旅”。就连微软、福克斯等商业机构,也曾请他去给经理人讲课,讲授用故事说服对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周式幽默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4,(6):124-124
见到周厚健真不容易,春节前就联系之,被海信告知,他去美国参加一年一度CES大会了,数年前,他曾作为唯一中国家电企业代表在大会发言。回来后又被告知,他们正在进行年终总结和内部结构调整,采访时间要延后了'无奈去青岛海信总部堵他。  相似文献   

12.
当代理财家的风采──记赵德举和他的同事们秦凤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理财待有高人出,风骚独领看鸡西。──题记有这样一个人,初次见面,你就会被他非凡的气派所吸引;深谈下去,你就会被他卓越的思维所抓住;时间一长,你就会被他周围...  相似文献   

13.
骆小华 《乡镇论坛》2014,(33):19-19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富有”的人,而这种“富有”并不是说他有钱,而是他的精神富有。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从青年时代到步入中年,从没放弃过新闻写作。写文章、办诗社,他乐此不疲。他就是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优秀共产党员、乡村“土记者”殷美生。你可别小看了他。在他家,获奖证书、聘书堆成小山似的,有的作品还是国家级的新闻奖。他也曾连续三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同时还被浔阳晚报、农民日报和江西电台等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  相似文献   

14.
他被称为新加坡的“规划之父”,在建国初期就为满目疮痍的小国制定了百年规划,由他设计的新加坡公共住宅的模式至今仍在沿用。他像个圣诞老人,把被证明成功的模式送礼般复制到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类似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当杰出的华人企业家突然离去时,他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辛、曾经遭遇的不安、他的挫折、他的恐惧与忧虑,更少被提及,更没有被分析。后人丢失了一个从重要人物身上学习历史的丰富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汉庭守望者     
季琦被冠以太多称号,“创业教父”、“连续创业者”,但今日的他最讨厌被人贴际签,他想做的,不过是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汉庭。  相似文献   

17.
笑口常开     
不是自杀听说一个精神病患者把另一个企图自杀的患者从浴缸中救了出来,精神病院院长审查了救人者的病历,并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哈罗德森先生,你的档案和英雄行为证明你可以回家了。惟一的遗憾是,你救的那个人后来上吊自杀了。”“噢,他不是自杀,”哈罗德森先生说,“是我把他吊起来想把他晾干。”分批逃跑一个战俘得了一种病,左手被截掉了。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对方很感动,就照做了。不久,他的右手也被截掉了,他再次请求将右手送回祖国,获得批准。再后来,他的左腿也被截掉了,当他要求把腿送回祖国时却遭…  相似文献   

18.
林天宏 《国土经济》2007,(1S):66-67
一次目睹白鹭被杀,从此他试着去保护鸟类,他因此被戏称为“鸟人”。他说,鸟是一条命,人也是一条命,为什么我们活着,它们却一只只死去?他招引同伴行动起来,尽力做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迟到的罚单     
《西部财会》2008,(3):80-80
英国苏塞克斯郡84岁的约翰·格杰在一件旧上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被遗忘了52年的罚单。这张罚单是他当年在美国费城度假时,因超速被当地警察开出的。当时他保证回到酒店后就会立刻交付罚款,事后他却忘记了此事,直到52年后这张罚单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相似文献   

20.
贾生轶事     
沈向农 《乡镇论坛》2011,(13):45-45
贾生是村里“一支笔”。他疾恶如仇,早些时候,他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火柴盒”、“豆腐块”文章,抨击时弊,触及当今一些癣疥之疾而被人称作“秀才”,被选进村委会当文书。可是他进入“衙门”后,文章少写了,为人处世却越来越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