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欧债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职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点燃了欧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当下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庞大,孕育潜在风险,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本文将针对欧债危机分析其原因以探寻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职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点燃了欧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当下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庞大,孕育潜在风险,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本文将针对欧债危机分析其原因以探寻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主权信用评级与政府债务风险主权信用评级是由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国中央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所做的评估。主权信用评级的高低反映了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主权信用评级可以减少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24):127-128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于2013年4月9日宣布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主要理由是中国金融风险增高和地方债务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否具有可控性,能否像欧债危机一样引发经济危机。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里昂证券近日在最新一份报告中警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里昂证券预计,2015年中国债务规模占GDP比重将升至245%,债务评级将面临进一步走低的风险。报告说,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中国沉溺在债务扩张中不能自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债务增长发生在过去4年问,规模相当于GDP的110%,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影子银行和债券。不断上涨的债务意味着目前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虽然目前的债务水平可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地方债务余额逐年升高,度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小,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爆发已迫在眉睫。债务风险度量作为风险管理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着眼于地方政府债务循环全过程选取风险因子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征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度量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且采用聚类分析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级,划分了三个风险等级区间,用直观的红、黄、绿信号灯表示风险高低。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出现红灯的情况为4.31%,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出现黄灯的情况占比高达68.1%,表明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并不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债务一直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自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地方债务快速扩大,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负面因素,必须引起各方的关注。控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防范相应风险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为:从法律角度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的债务考核和信用评级纳入其政绩评价范畴;开通地方政府公开发债渠道;适时开征物业税。  相似文献   

8.
近日,部分国际评级机构、外资投行、做空机构连续上演"抱团唱空"中国经济大戏,使一些投资者开始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忧虑.事实上,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暴露出一些潜在风险,但外资机构没有用发展和动态视角看待中国经济,过分夸大了这些潜在风险. 目前,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主要有三大判断依据:一是在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的同时,影子银行系统也快速膨胀.二是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且债务不透明对金融体系造成潜在风险;三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并且波动性大.但实际上,这些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判断,更多使用对发达经济体的观察方法,忽视了一些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各国充分认识到掌握信用评级话语权的重要性,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国际信用评级市场被西方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评级话语权的丧失问题,指出积极争取金融资产定价权对于维护国家核心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欧洲债务危机是二战后欧洲国家长期实行"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的必然结果,当前不可能存在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2009年10月20日希腊首相突然宣布,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2.7%,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同年12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月度人物     
蒙代尔建议中国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欧元之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表示,中国应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他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例,说:如果政府自己的信用都有问题,怎么可能指望政府以自身信用为基础进行经济扩张?  相似文献   

12.
焦点     
《英才》2011,(10)
给世界打分意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9月20日宣布,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1,前景展望维持负面,理由是意大利经济增速前景不乐观。此前的8月初,标准普尔曾将美国  相似文献   

13.
何涌  侯文浩 《会计之友》2021,(22):73-78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力大等特征,一旦防控不及将影响地区经济平稳发展.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以简洁客观的方式量化债务风险并对其进行评级.文章选取我国中部某省T区政府2016—2018年有关债务指标为样本,采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整体债务风险处于可控水平,但量化结果分数距离高风险水平已经较为接近,与该区的实际情况相符,此预警系统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从短期处置、长期防控两个方面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美债危机是次贷危机的延续,是信心危机的征兆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2009年我们曾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将呈现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即私人部门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危机。政府大规模救市,由"政府高杠杆"替代"私人高杠杆",私人部门债务危机转化为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目前将诺基亚的债务评级下调至距垃圾级仅差两级的Baa2级,并将其前景定为“负面”,理由是诺基亚的市场地位降低。据彭博社介绍,这已经是穆迪4个月内第二次下调诺基亚的债务评级。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到最近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给国际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两次经济危机中,主权信用评级机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那么,什么是主权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行业垄断地位又是怎么形成的?本文首先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进行介绍,进而对主权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进入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给出了中国打造国际性主权信用评级机构措施,以及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标准普尔(Standard&Poor)称,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未清偿非金融企业债务最多的国家。这家评级机构表示,到2016年,亚洲借款者发行的企业债务预计将超过北美和欧洲之和。  相似文献   

18.
欧债危机、美国国债危机、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主权信用等级下调以及近几年我国多地地方政府坦言政府资金严重短缺,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我国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进行建设的潜在风险.2015年总理在专题报告中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我国经济软着陆、金融改革以及财税改革并列为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四大难题.鉴于此,本文以2014和2015年两次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清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经统计网、高盛研究报告、中金统计报告等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数据,在诸多经济学家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总量、分布、土地要素和信贷资源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所在,结合当前的财税改革风向标,提出相应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调整成本和高融资成本制约着企业的R&D投资活动,企业R&D投资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而作为评估公司信誉和质量的有效基准,信用评级在债务融资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可厚非会对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企业研发活动产生影响。选取在2007—2014年财务报告中披露R&D投资信息并于上一年获得信用评级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信用评级、债务融资约束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检验了信用评级在突破R&D融资约束中所起的作用,旨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及所处外部环境,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的R&D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对促进企业R&D投资有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与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和股权质押程度均对信用评级和R&D投资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中信用评级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有企业;企业规模越大,信用评级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小;大股东发生的股权质押率越高,信用评级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受"三期叠加"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减缓,而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张,地方债务规模也持续增长,对财政安全形成了较大压力,以政府性债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债务风险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本文充分利用财政学理论和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从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等方面全面分析地方债务风险可能的表现,并深入探讨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