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曾陷入长期低迷,广受赞誉的日本企业雇佣管理制度——终身雇佣制也开始受到广泛质疑。面对激变的经营环境,日本企业开始纷纷推出改革举措,其主要特征是:引进绩效主义、彻底改革有日本经营"神器"之称的终身雇佣体制。经营环境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式,日本企业的此次雇佣体制的制度创新尚处于初始阶段,终身雇佣制的"外壳"仍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企业改革与终身雇佣制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雇佣制曾经作为日本型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备受赞赏。但近年来对于这一雇佣制度的评价出现逆转,终身雇佣制过时论盛行。从理论上讲,终身雇佣制是支撑日本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企业不会简单抛弃;从日本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许多企业开始减少固定工的数量,但企业对于主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仍然坚持适用终身雇佣制度。日本企业正在通过改革增加雇佣制度的柔软性和灵活性,但是终身雇佣这一适合日本社会的雇佣制度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李洪杰 《新西部(上)》2007,(10X):15-15,16
1972年,到日本考察的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指出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内工会等“三种神器”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支柱,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由此,终身雇佣制作为日本独特的雇佣制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为人所知。该文从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以及近年来终身雇佣制的衰落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利弊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1972年,到日本考察的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指出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内工会等"三种神器"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支柱,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由此,终身雇佣制作为日本独特的雇佣制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为人所知.该文从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以及近年来终身雇佣制的衰落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利弊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战后以来,具有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度对于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和长期以来保持较高的就业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对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这一制度发生了动摇。 一、就业状况 1.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终身雇佣”的惯例,即中小企业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员工,一经企业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互补看日本终身雇佣制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终身雇佣制曾与历史、政治、文化等制度环境和其他企业制度高度互补而发挥了巨大的治理优势.但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随着日本企业所处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种变革并未向着英美模式中的市场化雇佣趋同,而是在调整后的终身雇佣与市场化融资之间形成了新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7.
日本终身雇佣形成的历史背景 从终身雇佣形成历史看,它既是日本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又极大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终身雇佣的最初形态为江户时期商家奉公人制度,在明治维新后近代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初步发展的背景下,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积累了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论日本企业劳动雇佣制度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连运 《亚太经济》1998,(10):42-45
长或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日本企业劳动雇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在日本企业实行多年,获得了巨大成功,对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制度的不适应性也日渐显露出来,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有些改革措施已在实施之中。一、长或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工资制的经济合理性长期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作为雇佣劳动的一种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其他国家同样经常被采用。不过,与欧美各国相比,在程度上日本更重一些,以制造业生产工人的工资为例,在原联邦德国、英国…  相似文献   

9.
终身雇佣制度与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制共同构成日本经营方式的“三大法宝”。无论对战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终身雇佣制的实行正面临着一系列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评价终身雇佣制就成为目前日本国内及外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拟就日本终身雇佣制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日本的雇佣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终身雇佣理念被淡化,企业为了节约劳动成本,大规模缩减正式员工,并积极雇佣临时工。于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流动化。这对企业来说,增加了雇佣的灵活性,但不利于长期发展;对劳动者来说,扩大了择业范围,但出现了和正式员工之间的待遇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