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潜规则”的存在由来已久,其消极作用多于积极作用。在商业运作申寻找潜规则支配的现象,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深层次剖析,分析其运行机制,探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对“潜规则”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潜规则的研究有所助益,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3.15”前夕,“重庆消费者最不满意的消费领域潜规则”评选结果揭晓,16条潜规则榜上有名。本文以手机主板和特价商品为例,对这些潜规则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3.
王连保 《现代商业》2007,(6Z):39-39
“潜规则”的存在由来已久,其消极作用多于积极作用。在商业运作中寻找潜规则支配的现象,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深层次剖析,分析其运行机制,探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对“潜规则”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潜规则的研究有所助益,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的心理基础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很多企业或个人处于“想反无法反”的尴尬中。因此切割利益联盟,鼓励和允许部分“污点证人”的存在,对于打破“潜规则”的坚冰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黄江伟 《商界》2009,(4):89-91
“潜规则”的心理基础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很多企业或个人处于“想反无法反”的尴尬中。因此切割利益联盟,鼓励和允许部分“污点证人”的存在,对于打破“潜规则”的坚冰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市场潜规则的应用及其对营销道德冲突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大师赖特指出,潜规则是社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行之有效的、但摆不上桌面的行为方式。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环境的不规范,使市场潜规则的存在成为一种“合理”。事实上,任何企业的市场活动都无法逃避“潜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潜规则”现象的产生是我国主流社会制度处于不完善时期的必然产物;因而在各个产业的发展运行中都存在其滋生的土壤,旅游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文章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主要阐明了旅游项目规划的立项、编制、评审、实施等过程中所出现的“潜规则”现象,并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遏制对策,以有效控制“潜规则”运行空间在项目规划中的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勇 《商界》2009,(3):90-95
购物篮体现了客户的真实消费需求和购物行为,每一只购物篮里都蕴藏着太多的客户信息和关联销售的“潜规则”。去准确发现、正确解读这些“潜规则”,对于零售行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重庆市大足区市场监管局以破除行业“潜规则”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向行业惯例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刀”,整治了餐饮行业潜规则,对辖区内“巴沙鱼”冒充“龙利鱼”、“调制肉”冒充“牛羊肉”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立案查办相关案件14件,有力整治了行业乱象。其中,在查办调制肉冒充牛羊肉的案件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适用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晓溢 《大经贸》2004,(4):10-10
自然源疾病之所以频频“关照”人类,根源在于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1.
在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获得“双赢”的同时.层出不穷的跨国公司腐败行为似乎正在成为外企生存的一种“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在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获得“双赢”的同时,层出 不穷的跨国公司腐败行为似乎正在成为外企生存的一种“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有潜规则,中国家电零售业的潜规则就是进场费。家电厂家通过进场费获得卖场的最佳位置,抢得进入市场的话语权,抬高同行进入市场的“门槛”,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家电制造业依靠进场费在国内强大的家电卖场内大行其道。在这个潜规则里,就是没有让消费者获利的条款。因此,大凡潜规则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单方面利益为主的规则了。而近日,国美宣布要再次取消进场费,这是国美对这项费用进行第二次改革。  相似文献   

14.
声音     
《WTO经济导刊》2013,(5):14-14
刘萌:本土化不等于接受当地的“潜规则” “企业作为全球商业活动的主体,无论大小,无论行业,无论来自哪个国家也可以在维护和促进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4月16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刘萌在“全球背景下的可持续商业和投资:权利、风险与责任”会议上表示,企业欲实现全球化必须先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不等于接受当地的“潜规则”,真正的全球化要求企业无论在哪里运营都要坚持全球规范。  相似文献   

15.
唐亮 《商界》2010,(4):82-85
潜规则猛如虎,似乎成为目前商业社会中不可回避的关注焦点,厂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无人不怕,无人不防。为了一探各个行业中盛行的潜规则,为读者深度解读商业社会中暗藏的种种陷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潜规则系列报道”,为你一一呈现商界中最隐蔽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银虎 《销售与管理》2007,(2):I0017-I0019
“后起之秀”想要赢得非常规的发展,敢于打破行业的“潜规则”,无疑是后发先至的一种高明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10,(8):44-44
天强(中国)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央企是个“潜规则”颇多的地方,很多员工对“空降”来的干部都有天然的排斥感,“空降”的高管在真正融入央企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钟文倩 《浙商》2010,(5):97-97
在国内建筑业,挂靠模式无疑是一个“潜规则”。华锦建设仅在2009年就拒绝了总额约20亿元的此类挂靠业务。  相似文献   

19.
人人说话     
与其他“官商勾结”的企业家不同,戴国芳身上的理想主义和对钢铁事业的纯粹追求, 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尊重。但作为当年宏观调控的顶风作案者,相信戴国芳很难被判“无罪”。贵刊对铁本案的深度调查,正是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这位民营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悲情色彩。面对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是贵刊报道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戴国芳被起诉的,不是国有资产流失,也不是所谓“官商勾结”,而是钢铁行业内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的潜规则——虚开废钢发票以获  相似文献   

20.
《工商行政管理》2013,(6):42-42
(一)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 各地设立了专项整治行动的投诉举报电话,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通过媒介宣传100余次。市局先后与百度、新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平台,我们与大渝网合作,推出“揭露身边潜规则”网络征集活动,由网友评选出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的“十大消费潜规则”,并在重庆卫视3·15晚会中公布,引发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