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和实施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始逐步走上健全发展的轨道。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的辩证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妥善地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制订远景规划、长期和中期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几年党和政府作了很大努力,使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群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告诉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始终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当前国内突出的贫富差距,我们需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采取一切科学的举措,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从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原因、影响、以人为本与贫富差距关系的角度阐述,最后提出相应的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展生产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要探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必须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和需要的矛盾运动的特殊性。本文试图探究:(一)满足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二)关于需要这一范畴的理解;(三)生产和需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四)生产和需要的矛盾运动;(五)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是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问题直接相关的。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的精神生活需要问题,既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又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靠的是社会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劳动人民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在国家、企业(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应当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兼顾三者利益的前提下,使生产得到长期的稳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得到持续的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这里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对影响基本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基本建设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国家建设同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有计划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过去长时期内,由于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许多时候我们的经济建设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违反了客观上要求的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片面地盲目地发展重工业,造成重工业偏重,轻工业畸轻,农业很落后的状况,经济效率很差,人民生活没有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自然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它的有限性同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矛盾,越来越显得突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讲求经济效益,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而且能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使社会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对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本刊编辑部于今年10月25日邀请部分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座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现将座谈会部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搞生产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经济结构等,都首先要明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论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他总结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后得出来的理论结论,很值得我们学习和体会。为了推动这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本刊将陆续发表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都要占用一定的国土。在祖国的大地上怎样安排好各项生产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各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能否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问题。要管理好国土,使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开展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能否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能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对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充分说明了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正>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包括紧密结合、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主要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主要是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  相似文献   

16.
火灾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治安灾害,它能在顷刻之间夺走人的宝贵生命,使千百万人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从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确保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是全国人民的要求,也是物价工作的方针。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市场物价的基础。稳定市场物价,首先要稳定农产品价格。怎样看待稳定农产品价格?农民增加收入主要靠什么?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统筹兼顾是我国物价工作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生活在生产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因此,在国民收入中,要安排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多少钱用于经济建设,多少钱用于增加各阶层人民特别是工人、农民的收入,要有适  相似文献   

18.
<正>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的状况,对社会再生产发生着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比例恰当,符合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就可以促进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四个现代化加速实现;如果比例不当,违背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就妨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国家建设、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四个现代化都带来严重不利影响。正确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必须在立足于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处理国家、集体(主要是企业和社队)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经济生活中大量涉及到的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而且对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发生着不可  相似文献   

20.
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这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特点之一。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求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另方面则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之,如何恰当地安排国家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