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青菲 《会计师》2021,(11):116-118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粤港澳区域会计合作会进一步推动会计人员跨境执业、扩大在会计准则领域的国际合作,因此会计从业人员有了更多的时代使命与技能要求.本文通过对招聘网站会计岗位招聘信息进行数据抓取、统计与对数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进行实地访谈,确定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有着怎样的行业技能要求;同时,通过问卷调研,分析目前会计从业人员各方面技能水平,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会计从业人员与行业发展需求有哪些缺口;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各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2.
赖丽珍 《会计师》2021,(7):120-12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粤港澳会计专业服务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湾区尤其是广东地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大湾区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广东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把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重新定位培养目标,重构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力求为粤港澳大湾区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不确定和技术更迭的环境下,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4~2019年企业样本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企业双元创新(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了非湾区企业的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与非湾区企业相比,湾区内企业的利用式创新上升程度小于非湾区企业,而其探索式创新上升程度则大于非湾区内企业。此外,通过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政府补助有效提高了湾区内企业的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国有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水平影响大于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更积极地进行探索式创新;相对于湾区内企业的利用式创新而言,政府补助更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姚林华 《征信》2021,39(1):41-45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征信合作满足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在分析大湾区跨境征信合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征信合作面临征信数据跨境流动立法较滞后、征信业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征信产品互认较难、征信利益诉求不对等的障碍.参考欧美征信数据跨境流动主要做法提出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沟通协...  相似文献   

5.
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工作的推进以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密集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同时,由于金融数据的特殊性质、粤港澳三地的法律制度差异、人员流动限制、数据流通规制特别等原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在《数据安全法》的调整下,针对金融数据的相关活动有了更加具体的行为指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的保护与良性发展需要在建立共管机构、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创建特色纠纷解决体系、引导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等方面开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丁超 《财会学习》2016,(3):81-82
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如今会计管理已经普及到各个规模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和系统化培训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会计行业发展和当下社会对会计技能要求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有利于各个院校对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利于企业对会计岗位的专业化设计和企业经营专业化管理的顶层设计,另外对从业人员而言,也能够指导其在合理的方向上进行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锻炼实践。总之,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的研究,不仅是企业管理能力的建设和体现,也是社会人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也是希望能够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深圳在湾区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和重要性也将是毋庸置疑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对深圳无疑是重大的利好,但是同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对于会计行业来说,会计是本质,而"互联网+大数据"是工具,两者相辅相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会计行业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在线教育平台为财会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新场所,会计财务信息系统网络化使得数据资源共享更加方便等等.本文提出应当通过注入大数据思维,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治理等方式推进会计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创始院长Holger H. Haldenwang看来,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商务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与经济引擎,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尤其是适配区域特点的国际化人才。放眼大湾区,深圳技术大学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人才需求新趋势的高校之一。建校至今不过6年,该校已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领域初见成效,持续为大湾区输送科技及金融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大数据"与传统行业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会计行业即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会计行业人才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的特征发生变化的同时对会计人才的相关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的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了建议,旨在让传统会计行业能够更快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发行规模居全球前列,但由于我国绿色债券的相关标准还未与国际接轨、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不足、债券市场联通性不足等原因,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经济和金融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具备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能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话语权。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建议通过政府主导加市场引导的方式,建立大湾区的绿色债券合作机制,打造一个有效率、有规则、有广度、有深度的国际性绿色债券市场,从而吸引国际投资者和融资者聚集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三百六十行,各个职业都有一些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从事某个职业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事会计工作,就应当遵守会计人员所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但是,当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从业人员是不是还能够坚持会计原则,遵守会计法律规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案例说明,还是有不少的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够做到遵纪守法.本文从企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出发,通过对企业伦理视角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构建企业所需要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7年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绿色金融试点省之一的广东,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如何推动该区域内的绿色金融合作,从而促进整个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国外知名湾区的差距,然后分析了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大湾区实施绿色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继而梳理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合作模式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会计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分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逐步蜕变。会计行业的改革、优化、发展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后的必经之路,以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养作为改革出发点,结合中国会计行业特点以及国际化需求,转变会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模式势在必行.目前。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高质量会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会计职业教育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不断改革优化,才能提高会计人才质量.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有会计体系和金融环境作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佳宁  黎超 《新金融》2023,(4):48-53
跨境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稳定发展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向纵深推进,如何弥合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差异,建立与金融融合合作相适应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梳理分析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等地的跨境金融监管经验,总结启示,为探索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融合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筑牢大湾区金融风险防火墙,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是我国经济增长活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文章采用2011—2020年的数据,以熵值法分别确定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得分,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作用,文章提出政府应全面促进科技金融供给能力的发展、企业应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应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洋  刘小海  陈熙悦  刘赛  龙婧 《会计师》2023,(15):91-93
云会计的应用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行业发生了一些改变,业务模式从“核算与监督”向“分析与决策”转变,从“事后记账”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转变,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云会计时代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改革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应新模式、新业态的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徐春 《财会学习》2018,(6):80-81
互联网与信息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中大数据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大数据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的运用为企业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使得管理会计的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管理会计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已经具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后,重申了管理会计在工作中运用大数据的重要性,对于应对措施的采取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希望在今后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中能够有些许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这一职业开始在我国的社会生产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对各种财务信息的整理、计算、审查.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必须做好会计行业相关行业准则的建设工作.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选择是会计行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本文将从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这两方面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来进行相关内容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成为提升国家整体制造业水平不可忽略的增长引擎和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样板.如何引金融"活水"推动大湾区"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是"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及发展特点进行总结梳理;其次从财政补贴、银行信贷、产业基金、股权融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以广东省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领域金融支持体系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提出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