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准入监管的制度背景,本文对IPO公司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IPO公司在上市之前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要显著低于上市之后.并且,在IPO审核监管更为严格的期间,IPO公司进一步降低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概率.研究还发现,上市前会计业绩更差的公司,在IPO审核阶段更可能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但这些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会对研发支出进行更充分的信息披露.本研究为证券准入监管如何塑造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企业研发成本资本化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接轨.但是在实务中,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规范的建议,旨在为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实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R&D投入的不断增长,R&D支出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变得重要。我国新会计准则由R&D费用化政策转为可选择的有条件资本化政策,面对会计政策的变迁,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R&D资本化选择的动机与影响因素成为首要问题。选取2007~2010年高新技术行业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国有控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管理层倾向于选择资本化R&D政策,"四大"审计并未抑制R&D资本化,而债务融资约束不能解释R&D资本化选择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资本化R&D会计政策既有提高和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动机,亦有向市场传递研发信号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运用有效市场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假设。为验证假设,文中选取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研发数据及相应的财务经济指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修正的价格模型,研究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上市公司股价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样本回归中研发支出资本化与上市公司股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决策相关性。针对收集数据及研究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相应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促使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出台研发支出相关规范,为其会计处理提供良好会计政策环境。文章从理论上比较分析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优点和缺陷,分析我国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优化历程,以及现在存在相关问题,并从细化视角建议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体现企业获取高新技术及超额利润能力的科技创新投入,已经成为会计信息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实务中不同管理者对企业自主创新而投入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的不同思考,分析了会计确认与计量为管理者利益目的提供了会计处理空间,提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以及形成会计信息制度等多方面相关启示,以期对会计信息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