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前,洗钱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反洗钱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反洗钱适用的机构范围、建立客户的身份证明以及交易记录保存规则、建立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比较普遍的是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和职工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洗钱意识淡薄,对有关制度、办法缺乏学习。其次是反洗钱信息收集与分析存在纰漏。当前,人民银行反洗钱手段主要是分析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支付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反洗钱工作的基础是对交易信息的处理,但由于人民银行尚没有建立专门的反洗钱信息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的任务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反洗钱工作机构,完善大额交易报告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涛 《金融与市场》2004,(12):47-49
做好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至关重要.笔者在对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四个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及早出台<反洗钱法>等四条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反洗钱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专业性强、范围明确、时效性高的持续性工作。从业务开展的进程看,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以反洗钱为核心形成一套系统的工作体系。由于我  相似文献   

6.
金融机构反洗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南方金融》2006,(11):1
10月31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并将于明年7月1日实施;近日,人民银行同时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有效预防和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宜民 《济南金融》2004,(10):49-50
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三部规章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反洗钱的重要职责。这些法律和规章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随着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以及犯罪手段的不断提高,洗钱逐渐蜕变成为一种专门的犯罪行为,它严重危害了社会正义和国家经济,犯罪赃款转为"合法正当"收入而被使用,犯罪分子因此逃脱法律的惩罚而逍遥法外,已经成为国际公害.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11月份金融机构"总对总"报送网络系统上线,反洗钱信息由原手工采集,人工报送转变为自动采集和集中报送网络版模式,网络版反洗钱系统改变了过去单机版模式下手工录入、分散报送的状况,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报送时效,同时避免了人为录入大额交易时漏报、错报现象,使数据更加完整。可疑交易处理则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将主、客观标准相结合,提高了监测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zxc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借鉴国外反洗钱调查经验和总结国内近年来反洗钱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反洗钱调查的职能定位问题,从规避风险和提升有效性两个角度,紧紧围绕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侦察机关三大主体和可疑交易线索的接收(上报)、分析处理、线索移交三大环节,探索建立相关的机制,力求提高反洗钱调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洗钱法》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规章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实行双重行政处罚标准;反洗钱违法行为的范围、行政处罚规定的效力、处罚建议权、拒绝权等规定有矛盾的地方;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特别严重、身份不明等情形定义不明确,概念模糊不清。这些矛盾冲突及问题,必然导致法律及规章的适用困难,应及时予以修改补充完善,以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谐与尊严。  相似文献   

14.
私人银行的洗钱风险主要体现在因产品和服务而产生的洗钱风险以及因制度体系而产生的洗钱风险两方面。本文在分析私人银行反洗钱监管主要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私人银行反洗钱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洗钱规模扩大化、手段多样化、渠道边缘化、犯罪集团化新趋势。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反洗钱立法进程,建立全面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临时冻结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赋予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权力,这项权力的行使,必将对金融机构、法人、经济组织、公民和全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在理论设计上的不完善以及文字表达方面的不准确完整,导致了这项权力行使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不强,存在冻结与解冻的矛盾悖论,并产生某些负面作用,其关于临时冻结权的规定应及时予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临时冻结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赋予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权力,这项权力的行使,必将对金融机构、法人、经济组织、公民和全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在理论设计上的不完善以及文字表达方面的不准确完整,导致了这项权力行使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不强,存在冻结与解冻的矛盾悖论,并产生某些负面作用,其关于临时冻结权的规定应及时予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义务主体,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洗钱法》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逐步深入,推动着反洗钱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反洗钱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先从微观层面论证了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再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现实成本与收益,最后从反洗钱主管部门、参与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是反洗钱义务主体,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洗钱法>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逐步深入,推动着反洗钱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反洗钱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先从微观层面论证了反洗钱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再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现实成本与收益,最后从反洗钱主管部门、参与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20.
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本的亲疏关系,从而客观地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以模糊聚类分析在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实例研究,对聚类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