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燕 《生产力研究》2008,(23):113-116
应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产业组织变迁的动态。产业内各企业为追逐创新利润而进行的组织学习是产业组织变迁的动力,产业组织会在创新的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向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进,不同国家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各自选择环境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因而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在动态竞争理论看来,竞争在本质上是一个创新、演化或发现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异质性、企业家及其创新活动等被新古典经济学抽掉的因素可以纳入这一理论框架中,而创新和变化是动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动态竞争理论的发展预示着产业组织理论面临着几种可能的整合。这样,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竞争政策的效率标准和核心内容,尤其是它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更加突出和明显,世界经济布局并没有均衡化发展。相反,却出现了产业更加集聚的空间现象--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复杂系统加以研究,尝试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演化经济学中的选择--变异的基本观点,探讨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和生命成长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产业集群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郭利平 《当代经济》2006,(16):22-2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更加突出和明显,世界经济布局并没有均衡化发展.相反,却出现了产业更加集聚的空间现象--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复杂系统加以研究,尝试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演化经济学中的选择--变异的基本观点,探讨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和生命成长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产业集群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流通组织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组织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生产组织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的。流通组织的发展规模要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即生产组织和消费者,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到后福特制的变迁过程中,流通组织始终紧密联系生产组织与消费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流通组织的演进与生产组织的演进高度关联,技术进步是流通组织演进的内在驱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流通组织演进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郭利平 《时代经贸》2006,4(9):46-4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更加突出和明显,世界经济布局并没有均衡化发展。相反,却出现了产业更加集聚的空间现象——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复杂系统加以研究,尝试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演化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探讨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和动力学机理,为产业集群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产业组织演进的理论依据与经验检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组织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产业组织的结构和状况与生产力的水平和状况相适应。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状况决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水平和状况,进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结构和状况。分工和专业化经济是产业组织自身演进的理论依据和历史逻辑,人们应当而且可以认识它、适应它和利用它,适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产业链角度的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企业行为是创新的结果,企业创新导致其生产函数边界的扩展,从而在产业链的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从而形成产业内交易费用划分方式的演变,这形成了产业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力。通过对这种演化的分析,文章认为产业组织演化是偶然性和路径依赖的结合,前者的原因在于创新的偶然,而后者则在于交易费用分割方式在演化上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从组织生态学和创新管理的角度,将企业家变量纳入传统的"战略-组织"框架,研究民营企业战略与组织的共生演进,解释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生命周期内战略演化与组织变革的动态关系,突出了企业家独特而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李皓 《生产力研究》2005,(3):19-20,59
本文综合分工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分工(社会分工和经济组织的内部分工)的演进为主线,试图在理清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寻其变迁的内在规律。并认为经济组织演变体现了成本———收益的效率逻辑。社会分工的发展为经济组织的演变提供外部动力,由组织内部分工而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经济组织变迁内在动因。交易费用决定着社会分工的均衡水平,并进而制约经济组织对分工和协作的利用,影响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是国有企业组织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过程。入世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向就是要在较低的制度耦合成本下,打破原有秩序,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引入负熵流,提供一种高效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从而使市场中的国有企业形成类“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完成不发达经济系统向发达经济系统的演进。  相似文献   

12.
组织种群演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种群演化理论和产业组织演化理论都以产业规模与组织密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基础,但在组织种群理论中,组织种群的演化是被当作一个密度依赖的内稳定过程来看待的;而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组织的演化则被认为是一个外源性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
自我执行的制度:比较历史制度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制度因素更多地看成是历史内生演化的,从而对制度变迁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整合,进而对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做了一个较为前沿的总结和概括.本文还对制度的社会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把制度定义为整合的社会变量,是由"信念、组织和规则"等要素构成的体系.结合博弈均衡分析,本文得出制度要素的社会传播和复制是自我执行的结果,作为历史过程的制度演进是一个内生的变迁过程,其中历史对当下的制度变迁方向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口岸,其民族茶商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茶业组织的特点及其变迁历史。"分包"式结构是中国茶业组织的主要特征,它是对茶叶小生产种植方式路径依赖的结果。近代中国茶业竞争力提升有赖于产业组织从"分包"到整合的转变,但洋行对出口经营的垄断制约着这种变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行业垄断、地方政府行为、国有企业改革、微观企业经营战略、产业的“虚拟公有产权”、进出壁垒、市场规模、经济发展阶段等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组织不合理、低级化的诱因,接着文章在研究发达国家产业组织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产业组织演进的目标状态应该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结构,文章强调不能强制实行、行政安排一种产业组织。最后文章从促进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市场行为政策等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我执行的制度:比较历史制度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制度因素更多地看成是历史内生演化的,从而对制度变迁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整合,进而对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做了一个较为前沿的总结和概括。本文还对制度的社会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把制度定义为整合的社会变量,是由“信念、组织和规则”等要素构成的体系。结合博弈均衡分析,本文得出制度要素的社会传播和复制是自我执行的结果,作为历史过程的制度演进是一个内生的变迁过程,其中历史对当下的制度变迁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组织族系是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现象,它通过影响组织业绩、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等过程而影响产业组织的演化.组织族系由母体组织、后裔组织等行为主体构成,在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资源转移和行为合作,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母体组织和后裔组织的存活概率.在组织族系中,后裔组织数量确定机理和后裔组织规模确定机理决定了组织族系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在技术与产业组织的关系上,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哪一个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技术进步。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市场结构乃至产业组织的内生性和动态性,也忽视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组织演进的根本影响。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竞争、企业规模、进入壁垒、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指出技术进步不断引起市场特性的变化,因此要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评价垄断或是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反垄断政策以及政府规制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和处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组织理论则主要研究和处理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保护市场机制下的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一样,产业内部的相互关系同样是决定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产业内部关系的协调,不仅决定产业本身能否迅速地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结构比例的动态演化。因  相似文献   

20.
李图强 《经济管理》2004,(10):22-27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任何一次组织制度变迁都会带给企业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充分的必要性从组织模式的角度,对企业组织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使我们对组织演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进步为组织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解释和变迁的理论,本文由此而提出构建发展型组织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