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108,自引:4,他引:108  
本文采用6种计算外国R&D资本的方法和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首次就国际R&D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技术效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从这6种方法的比较中发现:当采用有缺陷的两种方法时,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负或者溢出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的结论;而采用其他的四种方法,能得到国际R&D溢出系数显著为正的结论。因此,从计算方法本身及其结论的比较来看,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促进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更可靠。同时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国内本行业R&D与其他行业R&D对行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与R&D投入比重较高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以及提高国内自身的R&D效率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萍  徐圆 《现代财经》2013,(7):117-129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在技术赶超的路途上,应该循序渐进以引进和利用符合目前中国技术现状的适宜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汪曲 《技术经济》2012,31(6):27-33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各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R&D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金融对R&D资本存量和TF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金融指数高于门槛值时,科技金融对R&D资本存量和TFP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政策指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科技金融促进R&D资本存量和TFP;传统金融越发达,科技金融对R&D资本存量和TFP的促进作用越大;民间资本越发达,科技金融对R&D资本存量和TFP的促进作用越大;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科技金融促进R&D资本存量和TFP;加强专利保护,有利于科技金融促进R&D资本存量和TFP。  相似文献   

5.
首先测算了1979-2012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运用改进后的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方法核算出通过服务进口渠道获得的国际R&D资本存量,接着运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GMM、协整模型及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来自服务进口渠道的国际R&D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重要经济条件是影响该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门限因素;国际R&D溢出与TFP的短期偏离被系统以较快速度调整至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假设技术/知识的公共品或私人品特性条件下,研究分析了以进口贸易和FDI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和FDI传导的国际R&D资本、国内R&D资本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技术的公共品或私人品特性不同,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林冰  李宏 《现代财经》2013,(2):119-129
以贸易理论为基础,以31个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0年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验证该影响机制,并将TFP效应进行分解,分析了参与垂直专业化中行业差异造成不同影响效应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工业行业总体TFP的提高,但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外向度高和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更有利于行业TFP的提升;行业差异的不同影响效应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效应(EF)和技术进步效应(TE)的不同效果而影响TFP变化结果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7,(9):72-85
本文在运用全局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首次对2001—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行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变化及其数量效应变化和效率效应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作用很小;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低于TFP,中国工业TFP主要依靠老产品驱动;整体上中国工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增长基本停滞;2008年后,TFP新产品动能的数量效应和效率效应双双提升,技术进步的新产品动能实现了较快增长,技术效率的新产品动能有所下降;企业规模、非国有企业占比对于TFP的新产品动能增长没有显著影响,FDI有抑制作用,出口和R&D投入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我国三位码工业行业的月度面板数据,依据扩展的R&D与生产率方程同时控制物化型、非物化型溢出与竞争效应,发现进口竞争与物化型溢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发现进口贸易对三位码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具有直接的负溢出效应;而且,大部分三位码工业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进口竞争,引致了行业内和行业间正向的要素再配置过程,并通过提高技术效率的方式最终促进了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民间资本脱实向虚的异化现象加重了民营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对民营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构成直接抑制,并最终影响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视角,在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私营工业企业TFP测算的基础上,本文实证分析民间资本异化对民营实体经济TFP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变动指数、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指数、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三个资本异化变量对民营实体经济TFP提升具有显著负作用,阻滞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民间资本异化、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需要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加强对民营实体企业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经济的战略背景,对行业类别进行重新划分。进一步,立足于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R&D资本存量的测算逻辑,利用BEA方法测算1990-2016年面向知识经济的五大行业R&D资本存量的结构特征与规模变化。研究发现:第一,五大行业R&D资本存量总体上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工业以及人类发展服务的R&D资本积累规模提升显著;第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转变,其中农林牧渔业、流通服务、基本运行服务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工业和人类发展服务的R&D资本积累出现了结构性的逆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我国24个主要汽车生产省份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测算,发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年份中技术效率TE的增长贡献较大,而技术进步TP的增长贡献较小;并进一步选取变量建立半对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的增长均有较大贡献,而FDI、R&D主要是通过对TE产生作用进而促进TFP的提升;政策并未对TP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研发资本投入的不足,海外研发资本流动带来的技术扩散一直都是中国获取TFP增长的重要渠道。然而,已有的研究都建立在国际技术均匀扩散的基础上,与国别间技术吸收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性的现实相悖。本文则考察了中日两国在技术引进、外贸外资等渠道上吸收技术扩散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技术非均匀扩散的存在性及其对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匀技术扩散客观地存在于中国和日本对海外研发资本的吸收中,这主要和本国技术水平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此外,实证结果表明本国研发资本并不构成对中国TFP增长的有效影响,高技术产品进口则是最重要的增长来源,相比之下,日本则主要依赖于本国自身研发水平的积累。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技术非均匀扩散的技术进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对1985—2003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用DEA法计算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中国工业部门在1991—1995和1999—2003年间两度有重化工业化趋势,在1993—1998年间发生了加速资本深化,1999年后,资本深化逐年趋缓。不同产权类型的资本产出比、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存在很大差异;(2)工业行业在1990—1993年和1999—2003年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两个期间的技术进步主要分别归因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3)国企比例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变化方面表现突出,但技术效率的退化程度令人堪忧,而竞争性强的行业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变化方面表现不佳;(4)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资本深化)对技术变化具有Granger促进作用(反之不成立),但技术变化不是期间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以至于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间并不存在统计上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验产业自身科技水平对制造业国际R&D溢出效应及产业生产率提高途径的影响,根据1999—2004年产业R&D平均投入强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产业,然后基于DEA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实证检验了国内本产业、国内其它产业、国外本产业R&D资本对上述3类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外R&D资本对高技术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于中、低技术产业来说,本产业R&D资本是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的产业研发投入、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周五七  聂鸣 《财经科学》2012,(10):73-83
本文将能源与碳排放统一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使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1998-2010年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构成,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化轨迹,但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轻工业绿色TFP增长及技术进步显著优于重工业,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绿色TFP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的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国际R&D溢出文献,从国外R&D资本存量、R&D溢出的影响因素和R&D溢出的计量方法三个角度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制度与R&D溢出的关系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利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机器人行业14家上市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产机器人R&D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突出,政策效果明显,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研发投入和资本密集度对R&D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经营规模和融资能力与R&D效率显著正相关。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从营造创新环境、制定行业标准、整合产业链以及转型招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与等量的国内资本相比,FDI通常代表着更高水平的生产技术、更先进的组织与管理技能,但FDI带来的到底是技术溢出还是挤出效应?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利用水平最高的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法对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FDI对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FDI的流入对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具有长期稳定的显著促进作用,即FDI的技术溢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性过程,持续时长约10个周期,而且外资通过前向、后向或水平关联效应对广东省的国内投资形成拉动与促进作用,不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