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沛智  贾振宇 《征信》2024,(5):43-51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罗琎 《海南金融》2016,(2):85-88
征信市场发展对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金融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征信市场从信贷征信开始发展,初步形成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市场格局。由于法律制度、行业标准、监管体系等各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征信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征信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面临挑战等。本文从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征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促进征信市场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征信体系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基础,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了银行业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搜集的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贷款信息、信用卡消费信息和担保信息。个人征信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已实现全国联网,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90%以上的信用记录已经入库。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征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链条,征信服务水平较高,征信监管有力,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严格。西班牙建设发达的征信市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可在推动公共征信和市场化征信互补发展、培育专业市场化征信机构、坚持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公共征信系统的基础地位、保障信息主体权益、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等方面发力,加快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市场。  相似文献   

5.
宋晓瑞  卢国虎 《河北金融》2015,(3):18-20,36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在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保护征信过程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始终是个人征信发展的重点问题。探索信息主体权益保障,规范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促进个人隐私保护,对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纯  从宝辉 《银行家》2023,(10):131-133
<正>个人征信权益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近年来,我国征信业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体、企业和个人市场化征信机构为两翼,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领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在保障征信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征信合法权益,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推动建设的行业征信体系、地方联合征信体系和社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征信体系格局。但征信法律体系不建全、监管主体不明确、信用信息共享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建立健全征信业监管体系;依托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推动公共联合征信体系建设;形成公共征信为主、私营征信为辅的征信体系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各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5,(4):32-33
中国从2002年初开始启动征信立法,经过十余年探索和研究后,2013年《征信业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对互联网机构开放进程加快,此时征信体系中政府监管职能设定、企业与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征信市场监管体制架构等方面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征信体系的建立与逐渐放开,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但是由于立法和个人征信体系的缺失,基本处于“裸奔”状态,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潘功胜 《征信》2014,32(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征信,《左传》谓之“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意即一个人说话是否可信,是可以得到验证的。现代经济社会中,征信可以理解为征集信用,即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和记录其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尤其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更是规避风险,确保经济关系中各种契约如期履行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各种交易风险大量增加,而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如何构建合理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维护征信市场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发展实践表明,个人征信体系对个人信用信息提出了既要开放、又要保护的制度需求,因此,在建立征信体系过程中面临着信用信息开放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内在矛盾,在征信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我国征信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征信法规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征信系统建成并日趋完善,征信市场初步形成,征信管理逐步规范。但是我国征信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条例》已颁布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及个人征信及维权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如何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寻求征信业持续健康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平衡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征信系统,必须在尊重国际惯例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取得成功。考虑到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市场优胜劣汰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法律建设和市场环境的培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应是渐进式的。在现阶段,采用政府启动的方式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逐步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丰富了金融业态,促进了普惠金融发展,也催生了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服务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征信发展基础上,研究征信与互联网金融对接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行业会员制模式,建议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田昆 《中国金融》2022,(8):90-92
<正>近年来,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始终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发展模式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科技化的经营方向,遵循“独立第三方、客观公正、个人隐私权益保护”的发展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理念,与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等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推动开展征信生态圈建设,为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欧洲、美国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在征信立法、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晖  卢昊 《新金融》2011,(8):59-63
本文介绍了欧洲、美国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在征信立法、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主干作用,加大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行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总结了坚持走吸收外国征信体系建设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征信体系建设及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信机构并存互补的征信体系格局,坚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征信业发展道路等建设中国特色征信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帮助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推动小型和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实现广泛征信普惠、帮助金融机构合理确定金融服务价格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深化征信系统建设,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更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坚定支持金融服务惠及弱势群体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自建设以来,不仅全面收集来自放贷机构的信贷信息,而且广泛收集反映信息  相似文献   

20.
谢金静  陈学军 《征信》2020,38(3):39-44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等创新场景的不断涌现和市场对征信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征信市场出现的新业态、新形式、新需求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与管理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主要表现为企业征信机构违规经营、征信系统“曲线接入”并引发投诉、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有待提升等。基于此,从履职视角提出如下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应继续强化“建立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的目标定位,以信用立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征信机构评级活动的依法合规,强化征信业务活动的真实性监管,依法提高接入机构的广覆盖,以内控为抓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