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06,(10):84-85
1938年12月7日,郭沫若乘坐飞机由贵阳飞往重庆。出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北伐时期就已加入中国共产觉的他,起初并不愿接受国民政府的授聘,认为到第三厅是帮蒋介石反动阵营的忙。他对担任副部长的挚友周恩来说,让我以公开党员的身份痛快快地工作吧。周恩来说,我们是到尖锐复杂的环境中去工作,去斗争;我们不是去做官,是去干革命!郭沫若感受到这番话的份量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2.
1931年,大地如磐,风雨如晦,在上海担任中国共产党临时党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募集到一笔款项,这款项,对于在江西瑞金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们来说,无异于久旱遇甘霖。  相似文献   

3.
红岩,红岩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17):16-18
1939年1月16日,在重庆,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民主运动。这是抗战中的重庆。在红岩、曾家岩、虎头岩,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总是与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入侵的日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1958年春天,注定写进重庆历史,写进长江航运史和中国历史。这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乘坐“江峡”轮,考察长江,考察三峡。这是共和国开国主席和总理,第一次乘船到长江,其意义不同凡响,在为修建三峡大坝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5.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史称“赣南会议”。这次会上,批判了毛泽东的三大“错误”:一是“狭隘经验论”;二是“富农路线”;三是“一贯右倾机会主义”,把毛泽东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撤销了,同时失去了中  相似文献   

6.
一、直辖五年的主要成就 五年前,中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赋予重庆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开启了重庆发展的新航程。直辖以来的五年,适逢世纪更迭,千年交替,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发展迅猛。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各种严峻考验,中共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肩负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济》2007,(6):F0003-F0003
1929年2月15日,重庆正式建市,从此有了市长。从首任市长潘文华到现任市长王鸿举,78年间,共25任市长在重庆的山水间留下耕耘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11月28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东将军的回忆录——《难忘的八年》一书发行仪式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举行。该书记录了作者作为周恩来总理的秘书,在总理身边最后八年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纪东告诉记者,“总理离开我们已有三十多年了,每当想起陪伴他的岁月,依然无限神往。总理最后的八年,是他老人家最苦、最难、最累的八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其实,当他接到中央的“转正”任命,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他在重庆的8年,正是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破解发展难题,确定发展方向、奠定发展基础的8年,而他作为一名“副”字头市长,却每每展现惊人之笔,大有“功高盖主”之势。如今,当他终立潮头,便不能不让人对重庆的未来再添期待。  相似文献   

10.
十年画重庆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重庆更以大鹏展翅凌云之姿,让我们看到了它势将九万里翻动扶摇的风采神韵。 在这个岁月节点,我们回望过去十年,并在记忆中搜寻山城旧影昔墨——它们勾勒着城市年轮,交融于历史时空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