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芸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56-58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的粗放,致使自身面临资源瓶颈的制约同时也给我国的资源带来了压力,政府应该尽快建立由ISO14000标准体系认证、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完善的资源保护法律文件三者构成的三级约束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其战略转移步伐,以达到民营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迫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政策。为借鉴经验,学习先进,理清思路,抓好落实,进一步推动我省节约型社会建设,本刊特意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希望能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现代理论研究与经验事实表明,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的转变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我国长期依赖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影响逐渐减弱,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时刻,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源泉及其作用机制就变成一个重要而充满挑战的课题.该文从新型人口红利的视角探寻其作为经济增长新源泉的内涵、动力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此,国务院相继就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等项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各地正在深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体经济,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实现稳步增长,还需要对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完善的财政税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政策,转变我国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要素投入增长明显超越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生态与能源的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城市的即时发展和扩展前景,生态经济的出现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经济项目等,必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同时,走生态经济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日益凸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后,着重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最基本概念.1993年它已经成为宪法中的一个条款,但中国的法律没有给予它法定解释.理论界的主流解释则违反了形式逻辑,出现了循环定义.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从逻辑上解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经济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一种是把市场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依据前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也是民主经济、民本经济、自治经济、自主经济、分权经济、分散经济、竞争经济;依据后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交换为网络的(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骏民  宛敏华 《开放导报》2009,(1):15-20,44
美国的核心经济为虚拟经济,所以其救市政策的关键在于能否恢复美国的虚拟经济功能;中国的核心经济为实体经济,政府在其中具有重大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扩大内需政策能够迅速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论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二十年前相比,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离健全的市场经济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环顾我们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难题,总结我们在解决这些难题时的经验和体会,挖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众多结论归集到一点,即,市场经济必须是全社会都讲信用的经济,必须是用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种信用关系的经济,必须是从政府到民间在一切管理、经营、交易等活动中讲信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腾飞的时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之中。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研究这些共性和差异对中国更好地适应国际潮流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虽已十分深入,但每位学者通常只着眼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某一点差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形式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希望以综述、宏观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进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形成了冲击,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部分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首批创办的经济特区更是受到深度影响.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环境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经济特区应该抓住时机,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型,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为导向,与国际经贸规则全面接轨,在制度安排上实现贸易、金融、投资、运输"四大自由".  相似文献   

17.
重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科技和产业》2003,3(10):38-43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人们必须对资源的分配做出选择和取舍,两者的矛盾在短期似乎不可调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和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粤北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因地制宜。南雄市的发展思路是:要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抓好“四化一招”。“四化”即是以工业园为载体,尽快形成工业群体,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农业资源丰富、产品较具特色为依托,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化和以人文、旅游资源为内容进行组合、开发,形成文化产业,拓宽经济增长空间。“一招”就是敢于破釜沉舟,降低门坎,全方位招商引资。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有一个高效服务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19.
20.
海洋经济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昭侠 《改革与战略》2010,26(12):90-93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