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应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同时测算了多区域空间分布模式下北京市17类产业的中心性和聚集性特征,定量化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空间的圈层结构,并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空间表现为多功能单中心聚集的结构,具备多维向心性的空间圈层分化特征,共包括7个圈层,其中,金融业高度聚集在核心圈层,并且聚集程度持续提升;科技、信息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圈层;居民服务等主要生活性服务业处在产业空间的中间圈层,并且逐步表现为空间均衡化发展;第二产业分布在产业空间的外围圈层,特别是制造业处在最外围圈层且持续郊区化分散发展;北京市第二产业表现为空间离散化聚集发展,第三产业基本表现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区域的高度聚集持续发展可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逐渐向外围圈层甚至跨区域扩散。中间圈层既是现代工业经济以及由中心圈层向外扩散的传统工业等的重要分布区域,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集中区域,这将导致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高度集中,因而应加快中心城区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的疏解以及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目前北京市制造业布局主要是东北—西南方向,北部地区布局规模较大,从京津冀区域格局出发引导制造业向东南方向集中应是未来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方向。此外,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空间共聚集性和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卜洪运  郭雯 《科技和产业》2023,23(5):194-201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选取2011—2020年先进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EG系数模型分别对细分行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现状、产业集聚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聚集、外部环境冲击、产业结构和产业行为5个因素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分行业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差异性特征,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高效融合;先进制造业虽已达到产业高度聚集水平,但地区间磨合仍不足;产业融合和产业聚集对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绩效具有显著驱动性,其余方面对产业绩效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性。因此,从产业集聚布局量体裁衣、重点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共建创新共同体3方面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0-2012年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从而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东几何中心的西南面,经济重心则位于东北面,表明了区域人口、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且经济分布比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要大;近12年来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致往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过程相互影响,而人口重心迁移的速度要滞后于经济重心,这一过程使得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反映了人口、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整个区域的地区差距在变小;第二产业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浩 《江苏经济》2001,(5):38-39
近年来,苏州市依托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快和传统的种养、加工优势,调整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市农业出口创汇2.58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321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806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引进农业外资项目103个,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到帐外资11亿美元。外向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现有全市粮经比例达到54: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6% 。全市具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95个,直接带动了40万农户和82万亩种养业基地。去年全市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亩均增加值分别为566元和34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0元,增长3.4%/  相似文献   

5.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惠茗 《特区经济》2023,(12):56-60
在运用熵权法评估30个省产业绿色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第一,2005—2017年,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拐点值;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产业绿色转型效应为倒“U”型,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具有累积性,滞后一期的产业绿色转型程度对当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命令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中东部经济生态化发展,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西部经济生态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种植业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就当前而言,农村经济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与大农业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也包括与农业关联度不大的工业产业,而后者恰恰成为了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空间基尼系数γ是反映产业空间集聚的度量指标,表示产业在区域间分布的均衡程度。一般来说,γ〈0.02,表示产业平均分布,没有出现地方化现象;0.02≤γ≤0.05,表示产业有一定的集聚特征;γ〉0.05,表示产业的区域聚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9-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工具细化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实证分析了市场化进程、各类环境规制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对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显著为正,但是各类环境规制工具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建议根据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定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差异性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北坝上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坝上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退耕还林与封育禁牧,削弱了本区的畜牧业,农业乡镇无农业主导产业,新培育的后续产业覆盖面比较小,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种植加工业,培植发展舍饲养殖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坝上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渠道,探讨了促进该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立体农业的种养模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小到屋顶庭院,大至一个农场,甚至到县、地区的整体布局。这里介绍几种适宜农村发展的立体种养模式。   一、养殖食物链型模式   该模式以家庭养殖业为主,以各种畜禽的食物反刍关系来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效率,从而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例如:饲养鸡或鹌鹑,以鹌鹑粪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以沼气照明、做饭、取暖,沼气肥液再喂猪,沼气肥放入大田做肥。   二、空间型模式   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庭院空间以多层次立体型结构,在有限空间合理地利用安排种、养各业,以达到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第三产业结构以及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等产业结构的研究,努力探索一条调整、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新路子,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的产业空间重组表现为产业的梯度转移,其中珠三角地区成为产业“转入”和“转出”的核心区,产业布局呈现出以珠三角为中心递变的“圈层模式”,产业转移园、高科技园区、空港经济区、临港产业基地和城市服务综合体将成为产业重组过程中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华容县域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华容经济的加速发展,首先必须找准问题,理清农业发展的思路,抓好重点突破。一、找准差距,正视现实华容虽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却“大而不强”,其差距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低。首先表现在结构不合理,整体质量不高。传统农业比重大、市场农业比重小;传统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大,养殖业比重小;种植业中常规品种比重大、高效品种比重小。粮食90%是常规水稻;畜牧业95%是土猪仔;水果100%是品种老化,多乱杂的本地品种;蔬菜90%是大路货,棉花今年才推广湘杂棉…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台商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布局分析,温特尔模式与合同网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主导着这一地区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布局状况。而且,从现阶段的产业分布情况看,在这一主导模式的背后,国际跨国公司的影响力表现得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业生产结构历史与现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也称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地区)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广义农业结构指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比例和相互关系。狭义农业结构指种植业内部包括谷物、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属于现行我国统计制度中的各项种植业类别。新疆农业结构发展趋势形成以下特点: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棉花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林果业发展前景广阔等。  相似文献   

18.
陈思吉 《科技和产业》2023,23(22):40-47
以2018年推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为外生冲击,以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及省份层面数据为样本,探讨环境规制能否推动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环境规制通过刺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来改善财务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的企业而言,其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二者间的内在机制,为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要素禀赋、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现代产业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城市层面数据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进行了考察,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导致现代产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成为我国现代产业的高度聚集区,中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的高端要素丰裕程度,城市的储蓄水平、城市等级和环境状况等也对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城市的资源丰裕度、开放程度在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几无影响;要素禀赋和溢出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均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