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走出去"政策战略的帶动下,中国企业实施并购,凸显优势产业规模经济,致力于做大做强,创建品牌的发展道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实施并购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在实施并购中、后期应注意选择合理的中介机构、财务方式,注意企业文化融合和知识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分析,为企业实施并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应根据企业战略决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总编辑笔记     
<正>据9月份在香港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促进报告》,今后5到15年是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机遇期。自从"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CAFTA的启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应借此机会加快走向东盟国家的步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对"走出去"的背景以及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中国现在仍处于对外投资不足,金融未有效支撑国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局势.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走出去"铺路.  相似文献   

5.
刘福力  连慧 《中国外资》2010,(4):95-95,97
在“走出去”政策战略的带动下,中国企业实施并购,凸显优势产业规模经济,致力于做大做强,创建品牌的发展道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实施并购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在实施并购中、后期应注意选择合理的中介机构、财务方式,注意企业文化融合和知识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分析,为企业实施并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目的,我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大踏步"走出去"的同时,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陌生的税制环境也给海外投资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走出去"企业往往需要面对如海外税收申报、税务纠纷解决等许多共性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税收规划,"走出去"企业就很难立足于海外、谋求长远的发展。为此,本刊特专访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尹同跃董事长和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的詹清荣博士,请他们以企业家和税收管理专家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处理,听他们谈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企业要“坚持‘引过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大战略。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摆在企业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请看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分析  相似文献   

8.
“走出去”战略其实就是我国的海外投资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除海尔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产生更大的影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久前,本刊记者李路阳采访了全国十届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副市长、华夏银行党委书记刘海燕。请看刘海燕说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地质勘查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现状和情况,分析了其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过程中的财务核算难点,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地质勘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钱进 《财政监督》2011,(2):49-50
在“走出去”政策战略的带动下,中国企业实施并购,凸显优势产业规模经济,致力于做大做强,创建品牌的发展道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实施并购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在实施并购的中、后期,应注意选择合理的中介机构、财务方式,注意企业文化融合和知识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分析。为企业实施并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