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2.
这里也一样     
《中外企业文化》2008,(7):81-81
有个人来到一个镇上,问一位老者:“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慢慢地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这个人说:“他们糟糕透了,很难相处!”老人于是说:“这里也一样。”片刻,又有一个外地人走过来问这个老人:“这个镇上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又问:“你以前住的那个地方的人怎样?”他说:“他们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工作原因,真不想离开他们呀!”老人慢腾腾地答:“这里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有位年轻人到奔驰公司要买一辆轿车,看完阵列厅里的100多辆各种车后,竟没有一辆中意。他表示想要一辆灰底黑边的车。销售员告诉他,本公司没有这种车。公司老板得到情况后十分生气,对销售员说:“像你这样做生意只能让公司关门歇业。”老板设法找到那个年轻人,告诉他两天后来取车。两天后,年轻人看到了他想要的灰底黑边车,但还是不满意,说这车不是他要的规格,经验丰富的销售部经理耐心地问:“先生要什么规格的,我们一定满足您的要求。”三天后,年轻人高兴地看到他想要的规格、型号、式样的车。可是他试开了一圈后,对销售部经理说:“要是能给汽车安装个收音机就好了。”当时,汽车收音机刚刚问世,大多数人认为汽车安装收音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但销售部经理犹豫了片刻仍对年轻人说:“先生下午来可以吗?”  相似文献   

4.
参加工作那年,同室一位好友酷爱象棋,但棋风丑陋,棋艺平平,水平高者不愿与之对弈,水平低者输后又常遭奚落,时间一久,对手难逢。一日,棋瘾发作,他拉着我说:“我让你一车,如何?”我说:“你让我15子(只剩老将),我也赢不了你。”无奈,只得自己摆谱,左手与右手对弈起来。我倍感纳闷,便佯装阅览,实静观其表。不一会,他喜形于色,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看来局势正按他所预定的方向发展。良久,他向我发问:“你猜我哪只手水平高?”我一时无言以对,同时好奇地望着他。他坚定地告诉我:“我左手连赢三盘,右手总差那么一步。”我突然恍然大悟,只是低头笑而不答。  相似文献   

5.
张凌 《经营者》2012,(12):14-14
遇到一个公关人,他为某豪车品牌服务四年,工作对于他不仅仅是赚钱,因为他还是这个品牌的车迷。我问他:“现在这个品牌不温不火,你着急吗?”  相似文献   

6.
美国如今大约有200万老年入在经营企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创业的,目的纯粹是找些事干,充实一下生活。这其中有些人经营的企业很成功,盈利极为可观。例如,61岁的卡门·琼斯退休后开办了一家馅饼店,10年后她已将30多个馅饼店专营权出售给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馅饼经营者。又如托马斯·达克.从事了30年保险推销工作后退休。又经营超了租车业。达克72岁那年,他经办的出租车公司已成为全美第五大租车公司。他和老伴朱莉亚(公司副总裁)打算把他们经营的丑小鸭汽车出租公司交给其子女去经营。一生忙碌的人常感到退休后很难适应休闲的生活。一位退休者感慨道:“既然有那么多让人开心的事可做。何必老是坐在安乐椅上度日呢?”一位退休后创业的老人讲:“假如无事可做,我就爱发脾气,现在我得把心思用在公司的业务上了。我得不断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5,(12M):77-80
核心问题:又到一年年底时,如何借此时机来跟进与服务客户呢? 当事人档案:王勇,男,从事保险工作近一年。 情景回放:我现在有个跟进快四个月的客户,随着对他的逐步了解,我对这个客户也越来越有信心。[编按]  相似文献   

8.
你和李连杰合作三年,你看到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惟彦:一开始他不了解我来壹基金有什么动机,到了后来,他会很真诚地感谢我。5·12的时候,我从灾区回来,他送了我一串自己做的佛珠,我当时就哭了。我一哭,他慌了说哎呀你太感性了。他这个人很复杂,有很多面。很多时候他有大男人的一面,觉得在女人面前应该绷着,不能哭,但其实我见过好几次他泪光闪动的样子。每次我哭他就批评我,怎么情绪又波动了。但他自己其实也是人,不是释迦牟尼,不能修到百分百地没有情绪。  相似文献   

9.
烈日炎炎,有三个人在汗流浃背地砌砖墙。有人问了这三个人同—个问题“你在做什么?”第一个人非常不耐烦地说:“你没看到吗!做泥水工啊,才刚出来,书读不多,没本钱经验的,只能做这种苦工,又加班,又挨骂,老板又不公平,别人做得比我差钱却比我多……”第二个人的表情和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擦了擦汗说:“我也是在砌砖墙啊,勉勉强强吧,多少赚点钱,没有什么特别开心和不开心的。反正只能一步一步来了。”第三个人边砌墙还边哼着快活的曲儿,看上去很开心,“可别小看了我,我这个砌墙很重要,建的是学校。建好了之后,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也有我的一份参与和贡献。要是砌得不好倒下来压到学生,我一辈子都不好过。”  相似文献   

10.
《上海小企业》2005,(5):46-46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相似文献   

11.
短暂的人生中,谁都企盼能多有几位良师益友,但谈何容易。我有幸结识了一位集良师、益友于一身的长者,他就是原商业部部长胡平。我认识胡平同志,已经有八个年头了。第一次见他时,我是市政府的副秘书长,按我的工作分工,与胡平同志管辖的工作对口,所以领导安排我到两市交界处去迎接胡平,那时胡平同志任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在迎接的路上,我不时思忖:这么大的首长,见面时能理睬我吗?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相似文献   

13.
故事一:有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喝,他看到远处的浓雾,以为是水,却又不是。后来终于找到了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清澈。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呆地望着,并不去喝水。别人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个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然喝不完,所以我就不去喝。”  相似文献   

14.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33(3):146-146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美洲会的前行政主厨。他用芦笋、西红柿和山药做了一道汤给我,盼着我把它们吃光。我听见他问我:如果这辈子还剩最后一顿饭可吃,你会吃什么?我一向是个对于未来没什么主张的人,只好拿这个问题反问他。他的回答符合我对于一位厨师的职业想像。他说,要真只能再吃一顿饭,他宁可是康师傅泡面和没完没了的青岛啤酒。  相似文献   

15.
《中外管理》2007,(4):57-57
哲理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建筑师,远近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于是有一天,有一个人问他说:“先生您究竟有些什么特长呢?”建筑师颇为自豪地回答这个人道:“我呀,最擅长于衡量木材,按照要建造的房屋的情况,根据木材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木料。我对整幢要建的房子的细节都了然于心,懂得什么地方应该分派什么人去做。  相似文献   

16.
死亡的名字     
有三个年轻人打听到,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都是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这三个年轻人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半路上,他们遇上了几位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位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正在追赶他们,必须赶快逃走,否则便会被杀害,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父子醉酒父子两个,都是酒鬼。一天,父亲在朋友家喝得酷团大醉,摇摇晃晃地回到家来。回到家,盯着儿子的脸看了好一会儿,生气地说:“奇怪,你的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入不人、鬼不鬼,我不能把这座房子留给你!”儿子在家也喝得烂醉如泥,听了父亲的呵斥,说道:“那更好!像这种招摇晃晃、来回打转、东倒西歪的房子,白给我都不要!”先生牛从前,有一个小官,后来退职靠教书为生,他瞧不起手艺人。一年端午节,一个学生请他去吃饭。学生家里正请裁缝、木匠两位师傅干活,这个学生的父亲就请他们三人同桌。那先生想:这两个“赤脚人”,…  相似文献   

18.
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担心自己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招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三个月后,这班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命令这班学者继续钻研。二个月后,学者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又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一张纸呈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奉行这宝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把婚姻上的危机叫做“七年之痒”,大意是7年是道坎,夫妻双方感情趋于平淡而导致另寻感情出路。而职场上也有所谓“三年之痒”,其中的道理相似——大多数人都会把职业生涯上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次尝试和锻炼,很少有人确定将忠于这份工作,当第三年到来,你已经初步熟悉了社会上的情况,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是又渴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困惑随即而来:我是不是该跳槽?我的下一步在哪里?难道我不该到一些更有意思、更新鲜的地方去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