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乌海市的经济是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经济,政府财政收入主要靠资源开发来创造.产业结构单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8年3月末,乌海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8.03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电力、煤炭两大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5.70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56.03%;化工、冶金和炼焦业完成增加值11.13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39.72%,几大行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75%。  相似文献   

2.
一、锡盟产业发展状况 目前锡盟产业发展类型分为资源产业和非资源产业两大类,总体的发展状况是立足地区资源,以能源工业化发展为依托,不依赖资源,以现代工业、现代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方向的非资源多元化产业并存的格局。2012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8亿元,占比9.9%,第二产业增加值552.76亿元,占比67.4%,第三产业增加值185.86亿元,占比22.7%。以煤炭、电力和石油为重点的资源产业增加值占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的60%。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使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瓶颈,中央提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变量间的关系是可变的。本文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方法研究了工业增加值、电力消费量和煤炭价格之间的互动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经济基础条件存在较大的变化,从总体来看,工业增加值对电力消费和煤炭价格存在正向的拉动作用;电力消费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较小;煤炭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文章最后提出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银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有色、电力、化工四大行业占白银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27%,工业一直是白银市经济的核心。然而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白银市工业经济走入低谷,资源枯竭、耗能增加、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企业链条短和积极性不足等原因制约了白银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白银市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市的县域工业有了较快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796个(不含个体工业户),其中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516个,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52.6亿元和21.6亿元,这部分工业企业虽然个数不多,仅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33.4%,但其实现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却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6.9%和78.3%。因此,这部分工业企业被称为赣州市的主要工业企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赣州市516个主要工业企业分布在采掘业,制造业,电力蒸气,供水和供电业3个行业大类和39个行业中类中,在全省工业行业大类和行业中类中,分别占65.6%和31.8%,可见,赣州市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为了在众多的行业中理出赣州市的主导行业,便于市委,市政府对行业发展的研究和指导,我们按照简洁明了,通谷易记,符合市情的原则,将相关的行业大类进行合并提炼,将企业数量较多的行业中类进行单例,从而划分出赣州市工业的七大行业,分别是:制糖卷烟,食品饮料,金融冶炼,煤炭电力,水泥建材,化工、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6.
《福建税务》2001,(8):31-34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九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47%,200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839.3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3.52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20%,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29%。2000年底,全省有个体和私营企业50.45万户,注册资本670.05亿元,从业人员161.91万人,非公有制经济还是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1999年末,全省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为842.71万人,其中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的为626万人,占全部的74.3%,总之,我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已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批非公有制企业经过十几年发展,初步完成了资本积累,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企业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开始趋于规范,部分企业开始涉足高科技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已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以整车、发动机、零部件为主的完整汽车工业生产体系。沈阳、丹东两大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产业集中度较高,产业资源配置逐步趋于合理,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定优势。2009年,辽宁省汽车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6%,对全省顺利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非国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截至1998年底,全省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8.22%;非国有商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87.60%;非国有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剖增加值的70.32%,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来,我省金融机构对非国有企业信贷投入逐年增大,1996年至1998年全省金融机构对非国有企业货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52.80%、56.70%和57.98%。但从总体情况看,非国有经济货款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9.
一、永州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一)高能耗行业逐步退出。2009年全市共关停小冶炼、小水泥、小造纸企业56家;11座5000KVA及以下的硅锰合金电炉、1条6.6万吨水泥生产线等落后产能已淘汰,全市高耗能企业占规模企业比重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36%,万元GDP能耗下降6%,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市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建市40年来,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形成了以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截止2004年6月末,实现GDP92.5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民营经济占GDP的22.7%,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在国有商业全部退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仅占15.4%的条件下,我们认为必须要以发展民营工业和民营服务业为主,不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才能促进攀枝花5年经济翻番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南方金融》2005,(4):12-15
一、货币信贷概况 2005年一季度,广东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受工业和投资增速双双回落影响,广东经济增长有所放慢。一季度全省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89.4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7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8.0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524.75亿元,增长10.2%。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甘肃省有87个经济县域,县域人口占全省的74.82%;县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2.62%。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县域经济完成GDP总量仅占全省的4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4.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4.29%。全省87个县区中,80%的县区GDP不超过5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仅有3个,过千万元的县有12个。  相似文献   

13.
应增加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投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非国有企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国有企业融资难也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银行部门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投入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地位不对称。以驻马店市工业企业为例,2000年,限额以上非国有企业年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全部产值的53.1%,工业增加值占限额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5.3%,利税总额占限额以上工业全部利税总额的63.8%,而同期银行部门对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9%。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支持,部分非国有企业项目不能投产,有市场、有效益的非国有企业发展缓慢,推动发展的能力。制约金融机构对非国有企业信贷投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以来,河南省延津县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粮油食品加工、纺织、化工和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完成规模以上增加值16.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5%,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为延津县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1~11月,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224.84亿元,同比增长17.8%;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0.50亿元,同比增长38.7%;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5.61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8.9%。  相似文献   

16.
田渭东 《证券导刊》2012,(34):15-16
国内经济见底的预期将会推后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超预期2012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6%。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按此推算,对应GDP增速仅为7...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经济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机电、冶金、石油天然气、医药、化工、建材、电力等技术装备。但目前仍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在市场上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产品。2004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7.33亿元,是长期靠补助过日子的省份,没有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行业分布较广,在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支撑作用。截至2006年末,四川省共有中小企业32.2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增加值2118.42亿元,占全省GDP的24.5%,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0.5%。中小企业已成为四川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7,(5):64-64
首季度GDP增长11.1%,CPI增长2.7%。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02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金融信贷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0年,全省非国有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 1297亿元,占全省的 88 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00亿元,占全省的 91 39%;上缴税收占全省的 56 85%,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全省的 86 03%,已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最近我们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我省非国有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