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元修《辽史·食货志》历来被视作研究契丹王朝社会经济史的基础文献,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其文本来源与编纂过程。通过史源学的分梳可知,这篇志文其实并没有辽金时代的现成文本作为独立来源,而是元末史官对旧史纪、志、传及宋代文献加以分类杂抄而形成的二手文本,无论具体史料编排,抑或总体叙述脉络,都存在诸多错谬。该志的主要价值仅在于保存旧史本纪的零星佚文,与寻常正史《食货志》不可等同。惟有破除对这一所谓核心主干材料的依赖,全面反思乃至彻底走出元人有关辽代经济史的叙述框架,才可能寻得更贴近历史现场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北齐户口考     
对于北齐境内的户口数,《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记载: (北齐)洎乎国灭,州九十有七,郡一百六十,县三百六十五,户三百三万。《通典》卷七《食货典·历代盛衰户口》: (北齐)至崇化三年(当作隆化二年,即公元577年),为周师所灭,有户百三万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十。 又,《周书》卷六《武帝纪》云: 建德六年(577年,关东平,合州五十五,郡一百六十二,县三百八十五,户三百三十万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万六干六百八十六。 根据上述文献的记载,有些学者曾考证:北周建德六年,北齐有户三百三万余;隋大业初,北齐旧境有户五百四十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其增长率约为78%。然而,据我们考证,《隋书》、《通典》。等文献所记载北齐的户口数,其本身并非北齐境内的总口数,只是其境内的在籍民户,北齐境内的实际户口要远高于此。  相似文献   

3.
两汉俸禄制度研究张兆凯一、两汉俸禄制度的基本内容西汉俸禄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未载.据《汉书·文帝纪》臣瓒注曰:“汉本有禄秩令,今不传”.臣瓒生率不详,唐颜师古考证为西晋初人.如师古说,则汉之《禄秩令》在魏晋已佚.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曾引用《...  相似文献   

4.
水脚     
“水脚”一词,是广州方言词,它的意思是:路费、运费等。例如:“去海南岛要几多水脚?”指要多少路费。“行李都要收水肢钱。”指运费。“水脚”一词来源于古汉语。《宋史·食货志》:“取木炭铜铅本钱及官吏缺额,衣粮水脚之  相似文献   

5.
一、隐丁漏口的严重情况 户口不实,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造成户口不实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编户齐民的隐匿户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与《秦律杂抄》中就有针对逃户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田租征收采取比例税制。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比例有租税什一、什五税一、三十税一等三种,而以三十税一制施行时间最长。 当然,采取比例税制,并不等于说各地田租标准总是随着每年亩产量的变化而不断波动。《盐铁论·未通篇》文学言曰:“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粱粝而寡取之,凶年饥馑而必求足。”据此推测,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是有固定租额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辽朝的赋税制度陈衍德一、官私田租辽朝赋税制度是中原已有的先进制度与契丹族原有落后内容的混合体。与辽朝对峙的北宋当时已是封建租佃制社会,而辽朝社会经济中仍保留着许多农奴制内容。表现在赋税方面,就是辽统治地区又出现了大量人头税。《辽史》卷五九《食货志...  相似文献   

8.
胡杨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264-265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灾害发生频繁时期,明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会,始终把荒政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而《明史·食货志》则有效地反映了明代的荒政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明王朝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旧唐书》卷三八至四一《地理志》一至四所载各道州府户口,有几种情况:(一)有两个时期的数字,即“旧”(贞观十三年)户口数和“天宝”户口数;(二)只有一个时期的数字,有的是“旧”,有的是“天宝”,有的不说年代(笼统地说“领”)。《新唐书》卷三七至四三下《地理志》一至七下所载各道府州户口,除京兆府说明是“天宝元年”数字外,其他府州则年代从略。  相似文献   

10.
    
用语言软逼,说服,或者追问不放,广州话称之为“鞫”,读如“谷”。例如:“佢唔去都要鞫佢去”(他不去都要说服他去)。“鞫佢讲出嚟”(逼他讲出来)。广州方言的“鞫”源出古汉语。《尔雅·释言》:鞫,究、穷也。”《集韵》训“”引《说文》云:“穷理罪人也,亦作鞫。”《汉书·车千秋传》:“虽然,巫蛊始发,诏承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宋书·夏守恩传》:“其子元吉(守恩之子)通赂遗,市物多不予直。定州通判李参发其赃,命待御史赵及与大名府通判  相似文献   

11.
我在《北魏前期徭役问题初探》①一文中,着重讨论了北魏前期徭役之征从落后、原始的状态走向制度化的趋势,强调了对州郡百姓征役的重要性及其积极意义。现在接着来谈自孝文帝改革以来的北朝徭役制度和徭役之征的轻重问题。 一、孝文帝改革以来北朝诸政权关于徭役的条令 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始行均田制,接着于下一年又颁行了三长制和改革赋役制度。关于改革租调问题,我已撰《略论北魏孝文帝以来的租调制度》一文②。这里就谈孝文帝太和改制中所涉及的摇役问题。《魏书》卷110 《食货志》云:  相似文献   

12.
周宋之交中原王朝所辖的户和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宋之交中原王朝所辖的户和口@张箭$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成都610064~~~~①《旧五代史》[M]卷146《食货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947页。 ②柴德赓《史籍举要》[M],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③《册府元龟》[M]卷486《邦计部·户籍》条,中华书局影印本第6册第5814页。 ④《旧五代史》[M]卷118《周世宗纪》第五,第1570页。 ⑤⑥⑦见《资治通鉴》[M]卷294,周世宗显德六年,中华书局标点本,第9596一9597页;第9597页;第9599页。 ⑧《旧五代史·周世宗本纪》[M],第1581页。 ⑨⑩《太平寰宇记》[M]卷67《河北道·易州》,…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度量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历志》)然差得也不太大——尺长4.70,斛大2.63%而已。在这期间,郑玄注《汉书·律历志》,亦有功于度量衡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新泰先生的《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和《天珍国粹·中国和田玉古玉器珍品~中国玉雕大师玉器精品品鉴与赏析》这两部书是姐妹篇,虽各有千秋,但均统一在一个主旨和大框架下,内容丰富,风格一致;相得益彰、互映生辉。这两部书共有的特色体现在两点。第一,文字洋洋洒洒,所论博深,所叙精彩。从中华玉文化史与和田玉文化史,到和田玉收藏鉴定与古玉收藏鉴定,到当代玉雕艺术成就与发展,都有精辟论述。尤其赏玉文字,不说字字珠玑,也是铿锵如玉声,光色如玉润,不乏难得一阅的美妙文字;  相似文献   

15.
有关台湾古代历史记载,主要有三国时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志》和《隋书·流求传》.这两篇史料,反映了台湾古代社会经历了野蛮时代低级阶级和中级阶段.从《临海水土志》看台湾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社会沈莹《临海水土志》(载《太平御资》卷七百八十)称台湾为夷州,称台湾古代居民为山夷.山夷的社会经济生活,先从生产工具看,该书记载“其地亦出铜铁,唯用鹿角矛以战斗耳.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环贯、珠璫.”台湾的铜铁矿数量不多,还没有山夷采矿冶炼铜铁作工具的记载,从“磨砺青石”作工具和装饰品、使用石器和骨角这一特点,说明应还处于新石器时代.山夷还“有犬,尾如麇毛状.”犬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最先驯养的动物,可以帮助人类打猎,也反映了狩猎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一)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四》载云: “有唐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皆隶度支。……黔州有井四十一,成州、巂州井各一,果、阆、开、通井百二十三,山南西院领之。邛、眉、嘉有井十三,剑南西川院领之。梓、遂、绵、合、昌、渝、泸、资、荣、陵、简有井四百六十,剑南东川院领之。” 此书修成整整九百年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唐代史研究会发起人古贺登先生,在《续唐代井盐考——再论新唐书食货志中有关井盐的记载》一文中,对以上引文的可靠性提出了异议,其要旨为:“黔州在开元二十一年前属于江南道管辖,后来成了黔中道首府,在整个唐代从未属于山南西道”;“位于剑南道西南端的巂州,不可能属于山南西道”;“新唐志记载着贞元、元和时的情况”,所记井数“与唐代的可以信凭的《通典》所记载的九十一口盐井的数字差距相当大”;认为“新唐志的作者显然不是把可靠的唐代记录作为依据而写成”,“是完全不可信的”,“我可以断定当时不可能有六百四十个盐井”;并且进而推论道:  相似文献   

17.
勤力     
广州话的“勤力”有勤快、努力之意。如“个个后生仔好勤力”(这个年青人好勤快、努力)。“勤力”一词,《史记》已见。《史记·殷本纪》:“毋无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用法与广州话相近。《晋书·陶侃传》:“(陶侃)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勤力”之意也与广州话相同。至于古典小说中,例子就更多了。《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那周三直  相似文献   

18.
何博传,现执教于中山大学科学哲学室,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组与预测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未来学首批研究者之一,《营运学》学科概念的提出者,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合作专著3本,代表作有《山坳上的中国》。人们终于意识到,文化重心的移动是种自然现象。中国文化重心之南移并非始于今日,近代以前,中国的历史就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历史,故有文化上的南北文化观与东西文化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特别是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文化重心之南移更令世人瞩目。有人以“一江春水向东  相似文献   

19.
滚水     
“开水”,广州话叫“滚水”,水开了也叫水滚了。“滚”的本字应为“涫”。《广韵·换韵》:“涫,沸也,古玩切。”《春秋繁露》:“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史记·龟策传》:“肠如涫汤。”涫,后人多写作滚。段注《说文解字》涫字条云:“今江苏俗语沸水曰滚水。涫即滚,语之转也。”《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元来做鲊的,最要刀快,将鱼片切得雪片也似薄薄的,略在滚水里一转,便捞起  相似文献   

20.
(一) 度支使是唐代中央政府的财政长官。《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掌财赋者,世有人焉。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度支盐铁转运使……。”度支、盐铁、转运三使,有时一人兼领,有时二人分领:一人为度支使(或称“判度支”),另一人为盐铁、转运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