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好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药品与许多商品一样离不开包装,且药品的质量与其包装密切相关,包装不良会使药品受到异物(如灰尘、碎悄、油污、汗渍及其他微粒)或细菌的污染,或受空气、水分、光线的影响而致药效下降,严重时会使药品变质。而在影响包装质量的诸因素中,包装材料是首先应当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选择包装材料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即阻气性、阻湿性、阻光性等,此外,还应考虑包装材料的包装工艺性,虫口成型力p工性、热封性、机械强度、延伸性等。当然,其他一些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药品包装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药效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和安全,药品包装的材料与结构形式在确保药效的同时,又起着保证药品使用可靠性、方便性的关键作用,是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我国药品包装的发展历程我国药品包装经历了三个阶段。50-60年代,棕色玻璃瓶、草板纸盒、直颈安瓿等构成了那个年代的包装特色。药品包装笨重,但以实用为原则。类型单一,片剂多用深棕色玻璃瓶(配以软木塞、铁盖),大包装多(0.5克×1000片),糖衣片少。瓶贴设计用色复杂,印刷以铅字排版为主,墨稿普遍手绘,细小说明文字…  相似文献   

3.
药品是一种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消费被动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二重性。近年来,由于“欣弗事件”、“鱼腥草事件”等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药品安全一度成为中央政府的重点议题。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我国加快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修改,于2011年颁布了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相似文献   

4.
药品包装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药品包装的现状 每个人都使用过药品,但是对药品的包装及有关知识了解可能不是很多.因此,在选购药品时,可能存在许多误区,象许多产品对包装的要求一样,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关系到人与动物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包装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质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常说:“好药治病,坏药治命”也是对药品质量重要性的概括。以前大家习惯性的认为药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市场监督性抽检等也是以检验是否合格为判定依据。那么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是否就万无一失,产品安全有效呢?本文仅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探讨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质量差异何在。  相似文献   

6.
药品是人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对药品实施有效监管,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以及公众的生命健康权益。作为药品监管部门,需要提高监管能力,加强药品监管,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因而加强药品监管能力评估与建设具有战略上的意义。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未建立完善的药品监管能力评估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导致无法对我国药品监管能力进行评价,不能系统地发现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和完善措施。本文以政府能力相关理论为基础,提炼出药品监管能力的定义,提出药品监管能力评估模型,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科学评价我国药品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凯 《中华商标》2009,(7):27-32
药品属于商标注册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所列的第5类商品,指定使用于本类商品的商标与其他类别的商标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总结分析,既介绍了通常情况下申请商标应注意回避的情况,又根据药品的特殊性,分析了哪些商标在这类商品上可以注册,哪些商标可能被驳回,以利于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避免申请商标因违反我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增加申请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8.
7Os法是用来研究消费者购买活动所涉及的7个方面,能让我们全面认识消费者的行为。本文运用这一方法分析药品营销在购买者、购买对象、购买组织、购买方式、购买时间和购买地点等各方面的特点,辨析出药品营销区别于一般商品营销的特点,为制药企业更好的发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品包装作为药品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发达国家中,各种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不断发展变化,药品包装占到了药品价值的3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加入WTO以后,更多的国际制药企业将会进入中国,这不仅加剧了中国制药行业的竞争,也会对国…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包装管理有明确规范,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对药品包装材料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医药企业在实施GMP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药品包装材料的管理首先在包装材料采购上要把好关,其次认真做好检验、入库、发货等具体工具总之,包装材料的管理是药品GM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做好每一步细致工作,才能把好包装材料的质量关,才能有力地保证GMP顺利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的中国,频频发生的毒胶囊、问题药品等类似的事件,已经让大多数的群众对一些药物的质量产生了怀疑,在选用药物时拿不定主意,从而延误了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造成了一些影响。如何使得药品的质量与信誉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接受,从而让双方都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需要我们在药物创新与药品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对药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最终达到最佳目标。在这里,我们主要就新形势下药物创新与药品管理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药品包装监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包装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药品包装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药品包装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分析我国现有药品包装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提高药品包装水平,加强药品包装管理需从相关影响因素着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严格药品进货检查,科学摆放定位是加强药品管理的前提 严格药品的进货检查。新进药品在上架摆放前要认真对照药品出库单进行检查核对,检查核对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期限,检查包装有无破损、药品有无短缺、内外包装及品种是否一致,检查药品有无变质、变色现象等,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药库联系,作退  相似文献   

14.
国外药品包装日新月异,目前已大量采用泡罩PTP包装及SP包装应用于片剂、胶囊等固体剂型包装。今后几年内我国药品泡罩包装以及SP复合膜包装也将赶超世界潮流,成为市场主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品标准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中国药品标准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演进,指出了药品标准在药品监管中的重要法律地位。讨论了药品注册标准与药品标准的关系,论述了药品标准制定程序和模式的变革,药品标准的试行与修订以及药品标准的信息公开,探讨了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完善我国药品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借助经济学中的外部性这一工具,通过分析政府、企业以及药品本身特性这三方面在药品质量安全上的外部性风险,据此提出有利于提高我国药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48年,为了确保在日本上市的药品的质量,日本管理当局制定了日本药事法;1961年其通过的主要修订案将药品安全问题更是提为重中之重,同时为药品上市前的审查与批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并将药品生产许可与上市许可合并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包装工业》2000,(11):12-12
近年来,我国医药包装行业虽然有进步,但仍较落后,较混乱,影响了药品质量,目前还有待提高。 我国药品包装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50- 60年代,棕色玻璃瓶、草板纸盒、直径安瓿等构成了那个年代的包装特色。药品包装笨重,但以实用为原则。类型单调,片剂多用深棕色玻璃瓶(配以软木塞、铁盖),大包装多( 0. 5克× 1000片),糖衣片少。瓶贴设计用色复杂,印刷以铅字排版为主,墨稿普遍手绘,细小说明文字用鸭咀笔书写,较工整。玻璃瓶多用草板纸盒及手工糊衬隔垫包装。 200克以上则用瓦楞纸隔板(牙子)直接装箱,分量重,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包装工业》2008,(11):40-41
继对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及有毒物排放进行标准设定后,另一旨在为包括药品包装在内的商品“瘦身”的限制包装标准亦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20.
药品专利权驱动巨量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玮杰 《董事会》2009,(6):66-67
医药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获得新的药品专利权,或者通过并购来提高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如此一来,即使药品专利权到期,也能帮助这些药品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