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正金秋十月,2014(第二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宜兴环科园拉开帷幕,"环境、科技、产业"为会议的主题。在这场众所期待的环保盛会上,作为"东道主"的宜兴环科园也明确提出愿景:要建成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全国环保技术创新高地、全国环保服务业示范基地。围绕此目标,一个最终以环境改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三者相辅相承的新型管理模式成为了大会核心关键词——那就是"环境医院"。  相似文献   

2.
正1974年,宜兴县高塍公社农机厂试制塑料材质离子交换柱成功,拉开了宜兴环保产业发展的帷幕;1977年,宜兴县第一家纯水设备厂创办;1980年,宜兴环保企业达30家,职工1800多人,产值突破千万元;1986年,第一家民营环保设计院——江苏鹏鹞环保设计工程研究院成立;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在无锡建立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的通知》,批准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宜兴环科园");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24日,由国家科技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承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宜兴市开幕。本次推进会以"环境、科技、产业"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业内专家、环保企业、金融机构共计200余人齐聚宜兴,共同探讨环保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会旨在实现环保技术与产业的有效连接,推进环科园环保产业发展,实现行业引领与示范。活动共设置了未来20年环保科技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最新研究成果汇报、环保产业科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引起党和国家以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关注.为探讨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研究我国金融体系如何为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解决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9年6月6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主办了"2009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大会由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承办,主题是"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我国科技产业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湖北产业集群发展与投资环境创新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邓宏兵 《北方经济》2007,(21):48-49
近年来,在湖北的有些地方出现了产业集聚的趋势,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的雏形。如"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集群、武汉市汽车产业集群等。大量产业集群的涌现必将对湖北经济发展起到"增长极"和"助推器"的作用,是湖北在中部崛起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部海淀园的成长史,可以说浓缩了当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发展的全过程。海淀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交汇期。它通过依托中关村地区密集的教育、科研资源,从"电子一条街"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今天,海淀园已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源和辐射源。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引起党和国家以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关注。为探讨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研究我国金融体系如何为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解决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9年6月6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主办了”2009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大会由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承办,主题是‘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我国科技产业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呼唤金融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向21世纪之时,全球经济正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为了迎接世界科技挑战,竞争未来高新技术市场,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力量的竞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经济》2008,(8):67-67
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构成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三犬支柱,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新材料产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全新发展极,必将受到各开发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投资者的青睐。新材料产业必须重视以开发园区为依托的集群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和专业化分工促进行业创新和快速发展,并更加注重节能与环保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近几年来,各高新区全面深化"二次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但高新区以土地要素投入发展的快速增长模式,正经受因产业用地扩张而引发和带来的高新区"三农"问题的"阵痛".那么,到底什么是高新区"三农"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火炬计划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背景下,首次探索以市场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计划.20年来,火炬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这里充满着太多传奇!世界首个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中国第一台仿生搓洗式洗衣机、中国第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球领先的中英文语音技术在此诞生,安徽省第一家股份制科技实验银行、第一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在此设立…… 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荣誉!这里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第12位…… 她就是——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昔日冲岗之地到如今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合肥高新区20年的发展堪称安徽省的典范,它不仅孕育出一大批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高新技术企业,更记录着中国新经济时代知识精英创新创业的光荣足迹;它不仅承载着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重任,更肩负着科教兴国、产业报国、高新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江苏有国家级开发区15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志宏 《中国高新区》2014,(12):178-179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从198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开始,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  相似文献   

16.
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达州高新区)前身为四川达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成立,2019年11月经四川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年间,达州高新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发展成为达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强引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璀璨"新星".  相似文献   

17.
杨卫 《特区经济》2003,(10):21-23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北京、上海和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在全国名列前茅.北京、上海和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家高新区高举火炬旗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及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株洲高新区紧紧把握湖南省推进工业化的机遇,坚持"加快发展,增强实力,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城"的工作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开放强区、环境发展"三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