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背景下,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该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配合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和宁波自身的优势条件表明,宁波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有现实可行性,在各项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战略将是理想的路径选择。同时,宁波的经验对我国其他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探究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的决定因素及武汉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能性,构建了包括经济绩效、金融发展、城市建设、区位条件和政治条件五个方面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取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发现:相比于人们关注较多的政治条件和区位条件,城市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硬实力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武汉初步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但在金融业基础和金融国际化等方面还较为欠缺,应着重提高相关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征信体系中的信用信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云 《商业时代》2006,4(28):58-59
信用缺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缺乏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征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经验是必要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征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中外征信体系的比较,构建我国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位得天独厚,具备成为亚太地区门户的优越条件。作为国内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上海作为核心城市,需要适应发展要求,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服务整个长江流域,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群拓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峰 《中国市场》2007,(45):90-91
本文在考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已有进程和成绩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阶段的约束条件和潜在机遇,从进一步推进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和良性循环的金融中心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建设经验的独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导刊》2004,(8):24-25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区域性和行业性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行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新形势下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韩杨 《江苏商论》2012,(1):74-76
物流园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航运口岸与内陆交通的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园区的高效运作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依托,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又推动了物流园区之间的协作与功能升级。本文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相关四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并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物流园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发展先导区,是全省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民航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2014年航站楼二期工程和国际快件中心正式投用,口岸实现扩大开放,为未来航空主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发挥立体交通体系对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加快建设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中心的区域集疏运体系,支撑先进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子刚  郭庆海 《商业研究》2007,(10):199-202
发展农业物流对建设新农村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交通运输情况、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吉林省具备了发展农业物流的基础条件。但是吉林省发展农业物流也面临一些困难,从而寻求推动吉林省农业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构想,即建立统一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执行实体、构筑吉林省农业现代物流体系、以粮食物流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农产品拍卖中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2010-2013年云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分维值,得出结论:云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与分形理论的分形特征相符,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集中,人口分布不均衡,第一位序城市昆明处于较强的垄断地位,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要达到最优状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以上结论认为城市规划需要应用分形理论来指导,要加快2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强首位城市与其他位序城市之间产业的联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城市,加快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城市规模分布集中,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李佳  白雪莲 《中国市场》2023,(16):38-41
2010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已经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处于国家建设体系的核心地位,其经济、人口、资源、交通等多个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对周边的城市和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现阶段,很多城市都在争取下一批次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体系。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沈阳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青岛、长沙、济南等正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对手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沈阳要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的软硬实力、城市品质,加快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毛洪 《农机市场》2011,(11):9-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2号文件精神,围绕中心工作,加快推进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设,2012年,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争取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一是争取将农机流通体系建设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中,把建设新型农机市场体系、推行先进农机流通方式、创新农机流通模式、规范市场行为、提升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重庆现代物流中心的总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重庆现代物流中心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必由之路 ,但建设这个现代物流中心必须从战略意义、战略目标、基础条件、主要障碍、具体功能等方面搞好定位 ,才能有利于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在完善“万村千乡”工程基础上应实施农村重点小城镇区域性、综合性啇业服务业中心建设工程。洞庭湖区沅江市草尾镇的商业发展情况表明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必须首先把一批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业中心,并以它为节点带动整个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加快建设农村重点城镇综合性区域商业服务业中心应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并在财税、金融、土地政策及人力资本政策上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贸易》2021,(2):70-70
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中国与葡语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大有发展。一方面,澳门特区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系和制度环境可以进一步与大湾区城市建设形成发展合力,为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助力;另一方面,中葡经贸可以借助大湾区建设的“红利”,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结构,提高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青岛地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大经济区之一--环渤海湾地区,其港口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的自然优势日益显现。今年以来,青岛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正大大加快。青岛港明确提出了未来5至10年的发展目标。2005年,将青岛初步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航运船舶大型化要求的深水港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形成完善的航运市场体系和现代化口岸服务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和国际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加工增值中心,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航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需求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内容的全面与多层次化、供给方式的多主体互动化,以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等新趋向。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把握住了这一趋向性.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温卫娟 《中国市场》2007,(19):55-57
通过对历届奥运物流中心建立的分析,结合我国现状构建了我国奥运物流中心建立的体系,对奥运物流节点建设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蚌埠既面临安徽省内激烈的区域竞争,又担负着建设“两个中心”的重任,必须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速构建支撑蚌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似虎 《商业研究》2003,(18):156-158
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已逐步形成,而中小城市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的重点。针对中小城市物流的发展建设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因为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建设发展对于我国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针对中小城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