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经营质量与质量经营可以说,迄今为止,我们所理解的质量经营,我们所进行的质量管理,都还是经营质量或管理质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经营或质量管理。笔者认为,质量经营与经营质量存在着质的差异。经营质量(说明:本文所说的经营质量是一个动宾词组)是把质量作为经营对象或管理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质量本身,是如何使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并保持预期的水平。这个水平随着竞争的加剧和顾客要求的提高,虽然也在不断上升,但仍然是预期的。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当然需要进行传统意义的质量管理,甚至是全面质量管理,甚至要将这个…  相似文献   

2.
论质量经营     
我国加入WTO已一年有余,人们除了对新的经济规则日渐熟悉之外,对“质量”二字的理解也更趋深入。质量正逐步从单一的实物质量向企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文化方方面面的综合指标拓展。“质量领导力”、“优化质量功能”、“质量是本钱而不是目的”、“经营质量以及质量经营”等新理念在质量界逐渐升温。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主办,《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企业质量经营战略高层论坛”上,我国质量管理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最终作用是指导实践。本刊摘其本届论坛上获一二等奖的部分论文的部分章节,旨在使企业界的读者了解我国质量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运用质量经营的新理念,做好今后工作。  相似文献   

3.
经营质量与质量经营的关系 可以说,迄今为止,我们所理解的质量经营,我们所进行的质量管理,都还是经营质量或管理质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经营或质量管理。笔者认为,质量经营与经营质量存在着质的差异。 经营质量(说明:本文所说的经营质量是一个动宾词  相似文献   

4.
质量经营是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质量经营与竞争优势》一文对质量经营的基本理念、战略策划、实施方法作了论述,并指出:积极推行“通过质量经营取得领先地位”的战略,可最终确立组织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笔者拙文《论经营质量与质量经营》(见本刊2002年第7期)刊出后,有读者对其内容提出了一些意见,要求笔者进一步加以说明。为感谢读者厚爱,且不弃浅陋,再来罗嗦几句。1质量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属性在ISO9000:2000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显然,要使产品“满足要求”,就必须有必要的投入,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等。投入不足,或投入的人、财、物、信息等本身的质量不高(包括它们之间协调不好),产品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也就难以“满足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产品质量是由投入的质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每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位员工所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企业员工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经营企业,已离不开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质量管理,这里的质量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质量而是广义的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7.
一、质量效益型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 质量、数量、效益这是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质量、数量(速度)、效益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增长最终体现为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一般地,可以把经济增长的模式分为数量扩张型(粗放化、外延式)和质量提高型(集约化、内含式)。考查、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它在沿着一条从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的轨迹发展。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在欧美国家开始并完成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国策。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取决于诸多因素。《质量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一文在分析质量经营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质量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就质量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经营现金流量质量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对经营状况的客观反映程度,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改善及持续经营能力的增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从广义上讲,经营现金流量质量主要包括经营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现金流量状况的优劣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企业获取持续资金来源的基本途径。因此,在企业各类现金流量中,经营现金流量显得更为重要,而且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现金流量质量的实际水平。但现行现金流量分析对经营…  相似文献   

10.
论质量经营     
1质量经营的提出1.1卓越经营绩效模式的提出与推行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设立国家质量奖,以此推动企业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提高以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1987年美国设立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92年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设立欧洲质量奖,1997年日本科技联盟发表《TQM宣言》,拓展了日本戴明奖的概念与模式。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质量奖。各国质量奖的卓越经营绩效模式的价值观和框架大同小异,但在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范围等方面较之传统的质量管…  相似文献   

11.
质量已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质量经营与受到企业界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质量经营的质量理论,并就质量经营理论的实际应用及质量经营的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制定质量经营战略是时代的要求经营战略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也有人称为突破时代。美国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生活“质量”的需要;企业外部环境也变化频繁、复杂,难以预料,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仅靠推断型管理已不能保证其生存和发展,只有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就应运而生。”(1)全面质量管理(TQM)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TQC的基础上形成的。质量经营战略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9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引言质量经营是企业管理、运作和发展的自然且最终的归宿,也是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经验的必然结论。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不仅体现了传统管理的经典理念和要求,而且使企业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同时可利用其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激发企业其他管理效应并整合为一体化管理,更有助于企业质量经营的有效性和高效性。1质量经营概念的形成及界定1.1形成背景美国费根堡姆博士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和理论,从此开创了质量管理的新纪元。后来,TQM在日本得到有效应用和发展并促使日本很…  相似文献   

14.
杨锦洲 《上海质量》2011,(12):24-27
企业经营追求的是长期获利,永续经营。而其先决条件是必须经营顾客忠诚度,所以要全面地推行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与运作体系,并有效地执行。然而,许多研究或报导指出企业界在导入及推行质量管理计划时,失败的比例非常高。很少企业能够持续、成功地执行所导人或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其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全球化质量经营逾来逾上升为企业经营诸多战略中的核心战略。加快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创新,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于加入WTO后,提高全化经营与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1"质量经营"概念的提出 质量经营发渊于日本.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战略,但又不是延伸原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而是以质量文化为主导,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以无缺陷管理为出发点,以优化质量、功能、成本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质量体系为保证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它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拓展,是质量效益型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一场革命.这种经营管理思想革命是企业质量管理思想和实务的核心和精神支柱.它的形成、建立和发展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宏 《财会月刊》2005,(2):50-50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判断企业获得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不能仅仅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量.还应注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经营业绩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核心,经营业绩信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在讨论企业经营业绩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企业经营业绩质量鉴别系统,并提出改进企业经营业绩质量的建议,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清晰、客观评价经营业绩质量的量化标准以及原因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2012,(5):39
一、质量技术的内涵质量技术泛指组织为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和实现质量提升,由组织或个人所创造的,或成功应用的质量管理的原则、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工具,以及最佳实践等。质量技术包括:质量策划与控制技术、质量分析与改进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化与计量检测技术、其他质量管理技术与工具,以及质量管理原理、理论、模式的创新或成功应用的技术路径等。质量提升的对象可以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可以是管理体系和过程质量,还可以是由各项绩效指标反映的企业经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期望来源于顾客思维,满足寻求于市场,有满足必有竞争,竞争发生在市场上,也发生在顾客的心中。一个企业所做的各种努力,最终是为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期望,以达到吸引顾客购买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就必须把真正的期望质量赋予顾客。顾客心目中的期望质量是指消费者为了自身生存质量的追求,期望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后,通过思维,对企业及产品或服务质量按照需要的重要性和满足的程度进行反复权衡,最终形成的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质量标准,成为对产品或服务和企业行为的一种期望。期望质量水平是顾客对需要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