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实践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民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源泉,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曾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现实中似乎并没有太多人从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视角去思考管理学。本文以一场扣人心弦的芭蕾舞剧为铺垫,深入论述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通的一面,从而提出了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应回归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重信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本文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历史上由同源走向对立再回归统一的过程的考察,探讨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当代融合的必然趋势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许艳 《全国商情》2009,(24):29-30
管理理论从产生至今,才不过短短一百年的历史;同时,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由于管理学的双重特性,所以,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鉴于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本文在对现代管理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而后探讨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超越传统--管理科学的绿色化推进与拓展>一书,是该书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管理学思想内容的系统探讨.在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以"经济-社会-生态"三维复合目标为基础的新的管理学理论样态--"三维管理方格",而且详细讨论了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时间维"相关的许多内容,使得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协同管理学"理论特征已经从中显现.从管理思想史角度讲,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全面批评了市场经济"经济人假设前提"的所有管理学说的"外部性结构缺失"问题(这种"外部性结构缺失",使其很难与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管理相适应),而且对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理论建构提出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则贯穿于百年来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艰辛探索。具有众多人口共同富裕的共享性、物质和精神相协调的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性等特征。实践样态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民族复兴相统一的实践目标,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统一的实践方法,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
吴钟熙 《企业家天地》2010,(11):162-163
精致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精致化管理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管理,是追求卓越、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高远的地位。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推行精致化管理,必将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变的趋势。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行精致化管理的根据出发,论述了精致化学生管理模式,阐述了精致化学生管理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构建,是现代管理学中国化的基础性工作与拓展性创新,也是中国声音与中国理论在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体现与实现。其学科内涵的基本规定性在于:中国的、现代的、管理理论方面的科学化、逻辑化、系统化;突出的时代性、实践性与实效性;是有相应宗旨、特征与内容的理论体系。科学阐释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核心范畴、理论主线以及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的根本目标是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独立、自由、民主、奋发图强的人文精神和尊重事实、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冈此,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构成当前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中的以人为对象、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日的的一种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核心与灵魂。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穿着得体会显得很精神,美容化妆以后也会显得很精神,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精神,或者说是显性的精神,内在的精神却需要文化的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城市也一样,内在的精神需要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去感悟,需要透过法律的、世俗的、商业的和普世的文化去品味。一个有活力的城市裸露自己的美,也坦陈自己的丑。美和丑有时交织在一起,有时却泾渭分明。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价值情感,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尽管在许多人眼里,巴黎是引领时尚的地方,是浪漫、温柔之都,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巴黎是浅薄与放荡不羁的。…  相似文献   

12.
13.
雷锋精神是阳光、诚恳、忘我、进取的浩然正气,传承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基本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愿的象征。长沙作为雷锋的第一故乡,孕育了雷锋精神。长沙城市建设要深刻领悟雷锋精神内涵,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发挥雷锋家乡优势,培育雷锋精神的优良种苗,通过长沙城市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实践互动,建立相互融合的有效机制,为长沙建成全面小康之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天人二分”为核心的西方化张扬科学、民主、法制、宗教精神,处处强调人与对象世界的对立。中国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化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进取精神;道家化则更重视人内在的和合,神秘化是前两的补充。中西化应在精神层面多借鉴吸纳。  相似文献   

15.
胡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从教60多年来,他追求真理、笔耕不辍,长期致力于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学者风范和君子人格,获得了学界同仁和学生的深深敬仰。这是他的学术自信、学术探索与表达的教育情怀、强烈的学术使命感与责任感、沉思后言说的学术原则等学术精神的凝结。每一位年轻的学人都应该学习先生的学术品格,将先生身上所体现出的优良学术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谈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与世界各国的精神相比有共性,更有特性,中国精神表现的是中国独有的东西,主要特征表现在十个方面:勤劳精神、智慧精神、大局精神、人民为本精神、和谐精神、改革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和制度自信精神。要重视宣传、弘扬中国精神,并把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17.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革命精神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构成上看,红船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因子作为思想内核,为推动中国革命精神始终走在先进思想前列提供了前提条件;继承并纳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奠定了先进的中国革命精神系统的保障基础。从作用看,红船精神是流淌在中国共产党血管中的基本能量,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精神研究中充分体现出其特点,为推进中国革命精神系统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从结果看,红船精神在推动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和中国革命发展中谱写了恢弘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法典是人脑的产物,人脑不是法典的产物,人脑是教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公民是个人组成组织后,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最为理想的模式.公民理念是促进现代组织变革的根本力量.在组织,表现为组织公民;在企业,表现为企业公民;而在大学,则是大学公民.建立在组织公民基础之上的大学公民以无私、热情、忠诚、遵从、创造、主动、自我完善从优秀走向卓越.志愿者精神正是大学公民理念的最为直接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这次金融危机,看起来是金融领域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问题。近几十年来,美国放弃了“工业精神”,用“金融精神”取代“工业精神”,导致虚拟资本在金融领域把美国经济吹得像泡沫一样可怕,最终自酿祸端,这是他们在战略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