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商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和民事关系相关的案件中都需要依据民商法来进行调节。民商法越来越成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一项行为准则。诚实守信是民商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愈加重要。人无信而不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诚信,守诚信。本文将针对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对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策略以及诚实信用原则对企业有什么影响进行探究和论述,以期对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10):83-84
民商法是我国一部重要而特殊的法律。它由民法和商法两个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完成市场经济主体交换关系的平衡调节。在民商法的原则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诚实信用,其贯穿于整个民商法的条款之中。由此可见,诚实信用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失信行为已经成为民事活动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本文主从深层次剖析民商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诚实信用的现状,完成突出诚实信用原则重要性和改善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洪芳 《中国市场》2014,(39):187-188
民商法作为我国一部重要的法律,一方面将商法和民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调节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法中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民商法的运作之中,该原则在民商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随着利益诱惑的增大,失信行为屡见不鲜,这样就使得加强诚实信用的建设十分紧迫。笔者首先介绍了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概念,并指出了社会中的失信行为,进而提出了如果做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诚信原则是市场伦理道德在民法上的反映,它一方面要求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必须具备诚实善良,守信不欺和公平合理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状态,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诚实信用原则,求它被广泛的市场主体所重视,从而使每一个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永久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李明 《商场现代化》2007,(19):371-372
<正>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会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最初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它已成为一条法律规则《。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在民法中,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无欺,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它的本质是利益平衡机制,基本构成要素是公开、公平和公正。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原则更是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6.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国家税收体制的基石。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不论是征税机关还是纳税人,都应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以诚实信用为根本,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诚信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诚信原则应用于税法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在民商法领域,许多学者将诚实信用原则称之为"帝王条款",可见其在民商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功能,对于这个帝王条款,我们如何认识和了解呢?本文主要从合同法的角度来对诚实信用原则做一些简单的论述与浅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包括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诚实信用原则在现代和合同法中的价值基础及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民商法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项法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民商法是以诚实信用作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体系,只有完善民商法中的信用体系的构建,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使经济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状况得以改善。本文以新时期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意义为切入点,对民商法信用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对我国新时期民商法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诚信原则是市场伦理道德在民法上的反映,它一方面要求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必须具备诚实善良,守信不欺和公平合理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状态,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诚实信用原则,求它被广泛的市场主体所重视,从而使每一个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永久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信用     
诚实信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见,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通则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整个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其渊源可追溯到罗马法的“诚信契约”。根据该契约,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这一原则被认为是法律公平与公正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也往往被称为“帝王条款”或“帝王规则”。  相似文献   

11.
董巍 《科技转让集锦》2014,(22):231-231
法律是一切活动的行为准则,民商法与行业生产、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诚实信用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信用的普遍缺失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信用体系,完善我国相关制度存在的缺陷,保障市场有序、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12.
王萌 《现代商业》2014,(5):285-285
法律上的价值多指主体在正当利益包括相互间个人利益和个人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民商法的价值所在,就是在诚实信用,对等交易的原则下,解决交易双方的冲突,协调民事关系。民商法来源于社会,为社会群体服务,所以,以人为本,是民商法的根本,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其存在保证了人们对自己期待的信任心的实现。这种信用关系,在法律制度上就集中表现在“诚实信用”原则上。商人作为民商事活动的主体,也应该遵循此原则,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树立“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信用,在具备一般公司的基本信用即在普通商事活动中应恪守诺言、讲求信誉、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等之外,还应该具备其在证券市场上特有的信用。总而言之,上市公司的信用是指上市公司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相应的社会信赖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应当做到诚实信用。为使诚实守信原则得到普遍遵循,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建立预警机制防范、惩戒失信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我省工商机关在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大力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延伸“经济户口”、企业信用在强化市场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实施了企业预警管理制度。一、大力加强“经济户口”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建立和实施企业预警管理机制奠定基础企业预警管理机制,是在“经济…  相似文献   

15.
张弛 《消费导刊》2014,(2):172-172,174
社会以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在民法领域中,诚实信用也作为最主要的原则之一,被人们誉为“帝王条款”。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司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愈发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仅就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与适用条件等问题进行浅析,并在文章结尾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的功能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原则是我国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以诚实和信誉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诚信原则的功能,并探讨了诚信原则的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历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时期,出现了诚实不守信现象,尤其是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念“诚实守信”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不仅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障碍。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理想 《现代商业》2012,(9):127+126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是一个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规范,它要求民事当事人以及司法者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从我国古代和西方国家都有关于其的描述,在立法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密切相关。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这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为了解决大学生中诚信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的评价,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住根本性的环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我们必须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落到实处,把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以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