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朝良 《技术经济》2019,38(12):42-50
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升级,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因此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存在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的产业链模型,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情况,并通过Matlab分析四种情况下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利润与企业创新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创新风险范围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可以给产业链带来更高的利润,且上游企业的创新效应要高于下游企业,政府应积极支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主题,数字产业链作为新型产业链形态助推中国的产业链现代化进程。数字产业链打破传统产业链的时空布局限制,通过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形成有关经济部门的关联网络,是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数据供应链、数字企业、拓展的空间链以及数字价值链的有机组合。数字产业链作用于产业链现代化的效应为产业结构效应,同时从安全保障机制、协调机制、对接机制三个方面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依靠技术更迭、大数据与价值链融合、促进绿色全产业链的构建、控制产业链节点风险、均衡收入分配等路径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全球纺织大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我国还不能称之为纺织强国,纺织企业效益普遍不高,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实施"走出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基于全产业链和全球资源整合视角重构国际纺织分工格局,是提升我国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纺织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河南食品产业需要通过集群创新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壮大河南食品产业,为中国的食品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着重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如何创新发展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创新来说,企业之间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拉长食品产业链条;在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因地制宜,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区域合理分工,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完善相关食品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5.
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不断拓展,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化,相关产业通过嵌入全球产业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在全球产业链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有其特有的形成机理并依托产业链体现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内外主流的集群升级模式,全球价值链分析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垄断企业把持的全球性价值链,作为经集群与产业链的两种中间组织有机耦合而成的复合组织,集群式产业链具有"内外兼顾""攻守兼备"的组织优势。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要素来源,可以将集群式产业链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不同类型的集群式产业链,其演进与升级的路径是有差异的。文章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以集群式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等方面在对内生型与外生型集群式产业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集群产业链高级化及其升级路径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群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集群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产业环节,未来产业竞争的重心将不再是单个企业、单个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经济主体必须在产业链上寻求创新,产业链创新将成为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经济和企业、产业两个纬度,分析宁波产业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通过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升级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两头在外"转向"内循环"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是以国内大循环建设为主,而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泰州作为制造业大市,需在新一轮产业分工格局中再定位,将优势环节嵌入全球生产网格,在危机中抢占先机,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并重,聚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际间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给南通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通纺织产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根据南通区域纺织产业发展具体情况,以培育和提升纺织产业链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为基础、推动企业道德建设为内在保障、实现信息共享为核心对南通纺织产业链信任机制进行有效的重构,合力提升纺织产业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冯志平 《时代经贸》2010,(24):131-1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际间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给南通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通纺织产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根据南通区域纺织产业发展具体情况,以培育和提升纺织产业链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为基础、推动企业道德建设为内在保障、实现信息共享为核心对南通纺织产业链信任机制进行有效的重构,合力提升纺织产业链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链高端获得高附加值是摆脱“低端锁定”的必经途径。集成电路产业链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研发需求,目前有关嵌入产业链后研发合作情况的研究不足。从产业链视角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嵌入产业链前后的网络规模、小世界性、无标度特征及节点影响力范围和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价值链研发合作特征,且围绕固定核心企业的合作网络展开,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对产业进化具有重大影响,但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研发合作网络中尚未形成影响。最后,提出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许多体现集群作业特点的地方经济逐渐嵌入全球产业网络。从集群优势和全球产业链的关系看,单纯从集群内部角度研究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很难把握全球产业整合竞争的动态性,因此,集群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内生成长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特别重视区域外部资源,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网络。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化,相关产业通过嵌入全球产业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在全球产业链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有其特有的形成机理并依托产业链体现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目标.虽然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但是同时存在产业基础不够牢固、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产业链协同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大力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要从技术供给、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企业协作生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保障,以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以及数字化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角度优化和改进衡量产业链韧性的指标,并构建“区域分工参与度”指数,从而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传导机制显著促进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一带一路”数字化水平会在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一带一路”区域分工会在不同分工参与方向、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下对中国产业链韧性产生异质性影响,而数字化水平在不同的异质性检验中都增强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对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本文不仅从理论上为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提供了基础,也为维护和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指出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势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实力分布与产业链上不平等关系的关注。在特定的产业链上,产业势力的决定因素分为两个维度:供需态势与市场价值量,它们都取决于一定的知识/技术模块特性与企业技术函数选择。具有不同禀赋结构与技术条件的地区或国家会选择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特性、不同价值量的产业环节,从而具有不同的产业势力,最终表现为不同的地区势力和国家势力。通过将产业势力建立在产业链上,我们为产业势力、地区势力、国家势力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产业链形态的演进,产业模块化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这也为区域产业升级带来了契机。总结归纳了基于产业间分工的区域产业链、基于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链和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虚拟产业链等三种产业链形态,揭示了产业链演进的本质是分工的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模块化的形成及其对产业链形态的冲击,指出产业模块化是上海产业升级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组和推进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上下游集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假说,构建了基于区位熵和投入产出关联的产业链集聚指标,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产业链上游、下游空间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下游空间集聚的作用大于上游空间集聚,该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市场集中度发挥了中介机制作用,而固定资产占比下降能够强化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产业内在发展特点和外部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从产业链集聚视角为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产业都有其特定的分工组织形式,并伴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以文化产业链结构的链状、网状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为主线,对文化产业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传统行业产业链延伸发展与传统行业企业独立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传统行业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四个阶段:产品系列化阶段、产业集成化阶段、产业模块化阶段和产业网络化阶段及其阶段性演化的特征,说明传统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是可行的,且具有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产业链培育的思考——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庆顺 《经济师》2008,(11):282-282
产业链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育壮大产业链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欠发达地区更要进一步培育产业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对于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