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有“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我国有近 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村构成了我国社会的基础 ,所以 ,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成为稳定农村秩序、促进农业发展 ,使农民进入更高层次小康生活的重要步骤。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 ,现阶段建立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涵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主要包括四类人:(1)居住在农村的“纯农民”。这部分群体是农村人口中占有绝大比重,也是最弱势的群体,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2006年黑龙江省这部分群体有1777.7万人。(2)乡镇企业的职工。这部分群体相对农村的“纯农民”,生活水平较好,对保障依赖相对弱化,但与城市人口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此部分群体也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成因中,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渠道是主要原因。政府应从“城乡统筹”的高度,对农村社会保障担负起重要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连太  刘艳丽 《现代财经》2007,27(11):13-17
据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形势的分析,建立涵盖农村全体居民的、保障水平高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的难度。鉴于实际状况,应从建立实行计划生育农民(以下简称“计生农”)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低保”)、实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生活困难问题,从这三个方面给予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以必要的倾斜,从而为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涵l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象主要包括四类人:(1)居住在农村的“纯农民”。这部分群体是农村人口中占有绝大比重,也是最弱势的群体,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2006年黑龙江省这部分群体有177乃万人。(2)乡镇企业的职工。这部分群体相对农村的“纯农民”,生活水平较好,对保障依赖相对弱化,但与城市人口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此部分群体也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内。2006年我省乡村就业人数944.3万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宏观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在底线公平的框架之下。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底线公平的主要内容。底线公平理念指导下社会保障建设对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57-159
建立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民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话语权是一个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农民的话语权则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条件。不断完善农民的话语权实现途径对于有效保障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保障:从“家庭”到“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长期向城镇居民倾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给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阶段,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从农民养老保障的客观需求出发,顺应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向社会化方向转变的必然趋势,致力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农村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养老风险加大,社会养老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本文通过探索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持的必要性入手,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1].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而农民是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应"缺失"[2].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项目养老、医疗和低保现有的指标建立了衡量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数理模型,进而在对农村老年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测算农村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基本上仍处于低保障状态,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层面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致使各地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制度运行绩效较低。因此,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应该坚持灵活性原则,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应建立全国层面的可转移、可持续、完全积累且富有弹性的新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为今后实现城乡养老保障的对接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如何对此项基金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在目前条件下投资运营,实现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而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在改革探索过程之中,再加上留守老人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相关社会制度支持度的不足,使得留守老人所能获得的养老资源,尤其是生活照料方面的资源日渐匮乏。因此,应完善集中赡养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办养老事业,建立留守老人"时间储蓄银行",发挥社区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喀什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尤为迫切。调查数据显示,新农保确实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养老压力,但现阶段农民的参保依然受到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且在政策的执行中存在保险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当地居民“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严重等问题。今后应通过明确责任、提高人口素质、完善激励机制和网络系统等途径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切实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养老保险长时间只局限在城镇居民,如今对于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有了新的进展——“新农保”政策。目前此项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只在局部区域试行展开的政策,实践之同时亦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以使其能够更好更顺利的实行并推广。“第三条路”理论核心是强调变革与创新,恰适用于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新农保”政策在目标的设定上符合积极福利路线,政策内容中体现出了“第三条道路”所持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政策今后的前瞻性评估,“新农保”在宣传、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操作程序所遵循原则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全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山西农民失地问题及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山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监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建立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其他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段快速老龄化时期,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目前,全国各地农民养老模式主要依赖家庭或个人,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虽然存在强烈的需求,但社会养老保障组织供给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和财政责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新农保养老金的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评估结论。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利用老年人幸福感指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从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自信心两个维度来衡量幸福感,发现领取养老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提升了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中高收入地位的老年人在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生活幸福感提升较为显著,但现实中挤出效应的影响更大。最后,作为社会支持的新农保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