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夏粮播种面积4.4亿亩,比上年调减2500万亩。受播种面积调减、干旱、单产下降等因素影响,夏粮总产 1075亿公斤,比上年减产135亿公斤。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47亿亩,调减5000万亩左右,减幅较大的是小麦和玉米,优质早稻面积扩大到5300多万亩,粮食品种结构有所优化,但是粮食减产、粮食和蔬菜价格持续下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9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7.5元,比1998年同期增加 20.5元,同比增长2.1%,考虑价格因素在内,实际增长4.7%。而20…  相似文献   

2.
保山市1978-2009年这三十一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不变,其中2003-2009年已连续七年粮食持续增产,2005-2009年连续五年刷新历史新高,人均占有粮食已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相比之下,保山市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3119元,比全省3800元少681元、少21.8%,比全国5000元少1881元、少60.3%.现就如何实现2009年市委、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市新增2亿斤粮食(即10万吨)和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到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在2007年的基础上)"的奋斗目标谈点个人看法,同时提出巩固基础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支柱产业、开发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深入调查研究搞好科学规划等六点具体对策,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5年,大地母亲给予了信宜市殷实丰厚的奉献,云山沃野间飞出振奋人心的喜讯:早造大增产!晚造大丰收!全市稻谷播种面积59万多亩,平均年亩产1010公斤,总产30.11万吨,稻谷年亩产首次实现“吨谷”;粮食总产达38.6万吨。成为全省第一个水稻年亩产超吨谷的山区市(县)。这是我市继1990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后创造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信息》2009,(12):63-63
黑龙江省明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将稳定在2亿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将超过1.9亿亩,粮食总产有望再创新高。按照计划.黑龙江省明年将增加玉米、水稻、小麦播种面积,并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预计全省玉米面积发展到7500万亩,增加432万亩;水稻面积4100万亩,增加144万亩;小麦面积500万亩,增加27万亩;马铃薯面积500万亩,增加50万亩。  相似文献   

5.
欧美发达国家是怎样稳定粮食生产的冯茂林二次大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欧美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已达到29400万公顷,比1950年增长了45%.占世界粮食播种面积的36%;粮食出口量达到17695万吨...  相似文献   

6.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以改造中低产田和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搞好土地整理,实施“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经过五年努力,全省新增灌溉面积和“四田”面积350万亩,实现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耕地的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7.
2010年,府谷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现代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府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7.34万吨,增产3.4%。完成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完成优质马铃薯推广面积10万亩;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省粮食生产处于徘徊波动的局面,但粮食消费量却增长较快,使粮食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拟对我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剖析,研究探讨.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剖析(一)从生产方面看: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波动增长,超常规增长和停滞与徘徊三个阶段.1、波动性增长阶段(1949—1978).由于受社会经济、宏观政策、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国至1978年的29年间我省粮食生产呈现波动性增长.1953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1959年至1962年在900至1000万吨内徘徊,以后各年有增有减,至1973年踏上2000万吨台阶,到197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00.65万吨,比1949年增长2.2倍,粮食累计增加1652.15万吨,年均增加5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14公斤,比1949年增加201公斤.这阶段粮食总量虽有所增加,但粮食压力未能得到根本缓解,粮食短缺与基本自给现象相互交替.2、超常规逐年增长阶段(1979—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给粮食生产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促使粮食生产潜能快速释放.1983年粮食总产突破3000万吨,1984 年又攀上增长曲线的顶峰,达到3353.6万吨,比1978年增长39.7%,六年里累计增产952.95万吨,年?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我省是个缺粮省,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要正确处理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关系,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得随意把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900万吨以上,这是我省粮食安全的预警线,调整种植业结构不能超越这条安全预警线。加快优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繁育,加大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及其配套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粮食的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粮食问题曾一度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称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但是,仅仅几年的时间我们就不得不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完全相反方向的压力。改革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在播种面积减少267万多公顷的情况下增长了62.1%,1998年产量达到4.94亿吨,人均拥有粮食400公斤,比1978年增长32.5%。目前,全国库存商品粮4700亿斤,为此,财政补亏1800亿元,银行挂帐2300亿元。1998年农产品价格指数为一3.6%,比全国物价-2.6%的指数还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在改革开放20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续两年下降。中国的粮食问题已由解决人民群众温饱转向市…  相似文献   

11.
《广东经济》2008,(6):28-28
2008年5月28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出席会议并讲话。黄龙云要求,2008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根本目标,落实好五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200万公顷基本农田和1750万吨粮食年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农业增长的轨迹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七五”期间,粮食年均总产达328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08公斤.粮食商品率25. 6%一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10%、4.6%和1.4%。1993年农副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体是粮食总产328亿公斤,棉花43万吨,肉类237万吨,水产品157万吨,分别比1992年减4亿公斤、减10万吨、增37万吨、增40万吨;农业总产值730元(90年不变价)比1992年增70亿元,是1994年的35倍。可以说:江苏农业增长的轨迹是周期性波动式上升的。 1、增长的轨迹。建国后,根据江苏农业总产值增长串的速度,分别出现过名次周期住增长与徘徊时期。平均每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第一个增长周用发生在194We1957年,徘徊期在1958-1962年,峰谷差为11.8%;第二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63-1966年,徘徊期在1967-1969年,峰谷差为27.1%;第三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70-1973年,徘徊期在1974-1977年, 落差为17.2%;第四个增长周潮在1978-1984年,徘徊期在1985-1989年,落差为16.1%. 2、农业增长的特征。第一、八十年代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趋于稳定.特别是“六五”期间,我省农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稳定位,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积累有所增强。第二、发生波动时,波幅较大。最大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青冈县粮食总产21.38亿斤,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青冈县深入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面积100万亩,其中玉米苗移栽、小垅地膜覆盖、“一增四改”栽培分别为5万亩、70万亩。重点围绕哈黑等8条主要公路两侧辟建百万亩玉米高产攻关带,在建设乡双富村等村建设6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  相似文献   

14.
<正> 太安村地处黄河岸畔。以种植业为主是该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全村530户,2161口人,耕地面积2962亩,滩涂面积2000多亩,其中粮田面积2500亩,棉田面积2400亩。十年改革,该村一年一个新变化,一步一个新台阶,在粮棉生产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9年该村粮食总产达到230万斤,比1978年增长了2.3倍,棉花总产60万斤,比1978年增长了6倍;人均年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人所必需的基本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作为一种战略性物资的提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关注粮食安全,不管对于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2009年海南省人口总数为879.56万人,粮食产量为187.604049万吨,人均粮食占用量218.39公  相似文献   

16.
《经济改革》2010,(6):41-41
记者:请您谈谈延安农业发展的态势? 杨继武:我市农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农村经济总收入95.76亿元,较上年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净增707元,增长19.9%。粮食产能明显提高。实现总产77.1万吨,较上年增长8.81%,单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黎城县是个拥有17个乡(镇),14.5万口人,28.3方亩耕地的山区小县。1988年全县种植12.91万亩小麦,总产达到35207吨,平均亩产273公斤,分别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8.99%和15.39%,人均生产小麦265公斤,人均交售小麦26公斤;7800亩油菜,总产155吨,亩产148公斤,分別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增长15.9%和52.2%,人均生产油菜籽8.65公斤,人均售油菜籽1.75公斤。仅小麦、油菜一项,全县人均收入275元。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等几个国家。美国种植大豆约4.4亿亩,总产约6580万吨,亩产约170千克,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河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旱之年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测算,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加5%左右。总的运行趋势呈以下特点:1种植业结构出现“一减二增”的态势。“一减”即夏粮作物播种面积3944.4万亩,比去年减少130.6万亩,预计总产1136万吨,同比下降6.9%。“二增”一是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夏收油料作物27.8万亩,比去年增加33.9%;春棉播种面积604.5万亩,比上年增加163.1万亩,增长37.6%。二是蔬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农作物仍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2畜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1988~2009年粮食生产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和单产三个最主要的指标对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内蒙古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抗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