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农业提供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命的物质资料。农业的逻辑是生命的逻辑,同时也是生态的逻辑。它覆盖了农业的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农业的诸多特点体现了农业的生命逻辑和生态逻辑。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多功能是农业固有的生产机能、生态机能、生活机能所衍生的,它们与农业生命逻辑密切相关。农业的生产机能是农业的经济、财政、社会、政治、军事诸功能的主要源头,其作用和意义超出经济的范畴。中国古代形成的农业多功能综合概念"农本论",建立在对农业生命逻辑认知基础上。农业生态功能古已有之。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和"负"的双重作用。但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本质的同一性,当前在环境的社会再生产中担负着修复和养护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3.
正本篇承接《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五》(《中国农史》2018年第2期),探讨农业实践与大生命观形成,"阴阳"、"气"观念形成的关系。四、农业实践与"阴阳"、"气"观念的形成无论生生观、一体观或是三才观,都以生命为中心,所以称作大生命观。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呢?按大生命观的逻辑,是气的阴阳开閤。那么,阴阳和气观念的形成,与农业生产和生活又是怎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大生命观视自然界的发展为生命创生、延续和演进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人是天地化育万物的参与者和协调者,以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为自己的使命。传统大生命观是在农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文章还简要介绍了日本学者提出的农业生活价值和"生命农学"。  相似文献   

5.
正本篇承接《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四》(《中国农史》2017年第6期),探讨农业实践与大生命观形成,"阴阳""、气"观念形成的关系。三、农业实践与传统大生命观三大层次的形成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将其贯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动当代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既是不忘初心,更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抓手之一。按其发展历史和现实路径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无意识自发期、萌芽期、初步试水期、强烈环保意识和清晰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的自觉调整转变期。经济因素对农业的渗透,促使绿色发展从道德和文化规范驱动的自省,转为经济利益驱动的自觉。坚持和加强绿色发展,将保护和构建中国发展的长期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绿色农业,探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运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和大众消费绿色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于中涛  张燕之 《农业经济》2007,23(12):27-28
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只看到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没有看到人只有借助于自然力才能驾驭自然力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和环境问题凸显,社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以往对生产力的这种误读。所以,正确解读农业生产力与自然力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我国经常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加快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土壤侵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领域,农业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当前,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增长模式还是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为主,这种增长模式无法长久持续,还与我国当前所倡导的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初衷背道而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深入分析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该文主要就我国发展创意农业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靠科学技术增加农业的物质产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和丰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代生物、化学、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带来了农业生产的质的飞跃。据统计,20世纪初,发达国爱的农业生产率增长中仅有20%是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实现的,而现在已上升到60%-80%。  相似文献   

15.
创意农业的特征及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独特模式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 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 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本篇承接《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六》(载《中国农史》2018年第3期),探讨农业实践与大生命观形成,"阴阳"、"气"观念形成的关系。五、与农业有关词语的生命意识举隅中国古代在广度和深度都处于世界前列的农业实践,铸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生命观。《周易·系  相似文献   

18.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它受控于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它受经济规律的支配。遵循这些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握这些规律,即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稳定、持续的发展。一、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成就在农业生产的历史长河中,农业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至现代农业的演变,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已成为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繁殖以取得所需食物、纤维及其他原料…  相似文献   

19.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是时代的呼唤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是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那些看似光鲜的食品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疾病,疯牛病、禽流感的横行已经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惩罚。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的发展,当然不可否认机械化、化学化在保证农业生产高效运行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地人与自然协调有序发展。为了实现“登博期宣言”的目标和农业可持协调发展,应当在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供给的同时,变更农业观念,突破对常规农业模式认识,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非资源型的高科技农业。充分发挥太湖地区同有科技水平和优势,在生物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及其农业产品加工、包装、加工工艺技术等领域里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