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关于国有物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田杰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表明了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我们改革始终是在企业上作文章没有错。但是,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似乎是由砖混结构的建筑,要改成框架结构的建筑一样,必...  相似文献   

2.
关于转换国有物资企业经营机制的思考杨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中心环节。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资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理清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3.
物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点白蕴卿,戴智全一、观念转变的滞后性、长期性,是物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突出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政府转为企业,这个转变受到了旧观念的种种抵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组织者、决策者、指挥者,统管...  相似文献   

4.
试析县级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金融对策□曾德强廖常兵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增强工业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国民...  相似文献   

5.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环节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搞好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从而使他们扭亏为盈,乃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而现有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产权不明晰.组织制度不合理。管理制度不科学等等.制约了改革的进程。因此.进一步深化国育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审计监督胡晓燕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重点。所谓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能够在宏观调控下。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相似文献   

8.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杨雅莉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难点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坚实的基础。然而企业改革又无法孤立进行,心须有国民经济各项管理体制改革与之配套,方能...  相似文献   

9.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价值及其营运效益的评定和估算,它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出现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不仅产品是商品,而且生产要  相似文献   

10.
余玉贵 《企业经济》1992,(12):19-20
<正> 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人们对企业制度的改革,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和突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企业内部来说,根本是要努力提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国家在赋予企业充分经营权的同时,强调要强化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内审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的形势下,强化内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强化企业内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步骤,是实施《企业法》的一个重要法规,是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措施,它是完全符合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耍枣的。《条例》对于推动同有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范慕增 《企业经济》1993,(11):21-22
<正>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下论上讲,货币资金是资源运动的载体,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是奖金的有效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作为资源运动载体的货币资金运动应当加快其市场化进程。作为运作货币资金的工商银行,也必然要被相应地推向市场,真正实现企业化的经营和管理。但是,在当前没有统一模  相似文献   

14.
深化改革拓宽经营──浅议服务行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王双来,冯建富,栗金科,李进宏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实行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审计体制转换研究阎新华一、事务所体制的缺陷剖析社会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审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迅速发展,注册会计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事务所运行表明的体制不合理问题阻碍...  相似文献   

16.
张雪松  梁雨 《企业活力》1992,(11):44-46
<正>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向纵深层次发展的新阶段。就当前来说,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及其它各项配套改革滞后,《企业法》赋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权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调整、健全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抓紧搞好配套改革,从而使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4年,按照党的十四崩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港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总体布署和要求,财政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萤点足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形式,理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责、权、利关系,健全企业经营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主体。 其核心是能否从政府的附属物地位变成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真正含义上的法人,这将直接关系到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9.
吴熔 《企业活力》1991,(12):3-5
<正>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骨干,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进一步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问题,关系到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各项改革以至整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通过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形成我国新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成为千万个独立的市场活动主体,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有五个基本特征,这就是:(1)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独立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选择管理者、资产受益和重大决策等三项主要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