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是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是201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作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利率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一直是与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改革相配合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积极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不断提高应对能力,适应不断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孙柏 《金融博览》2013,(16):30-35
“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几年前埘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蕾 《云南金融》2012,(2X):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晓春 《云南金融》2011,(7X):95-9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的大局已成。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实现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杨思群 《中国金融家》2012,(12):142-143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完善金融运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实现这个原则性的要求,就需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7.
李蕾 《时代金融》2012,(6):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的大局已成。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实现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金融支持经济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这样的要求。仅过了半个月,央行就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重磅消息,让利率市场化迈出重大步伐。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金融改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伟 《西南金融》2010,(1):20-2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利率体系建设逐步深化,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在此背景下,由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西藏至今仍然执行有管制的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游离于全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之外。随着西藏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为此,笔者对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开展初步调查,就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2.
王健 《时代金融》2013,(27):192+220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已作为当前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站在城商行角度,在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公司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波 《银行家》2013,(1):55-56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先后两次放松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打开更是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质的飞跃。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要影响,并从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业务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公司业务的经营转型策略。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林超凡 《福建金融》2011,(10):27-29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发挥市场功能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关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比较,分析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并提出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节不同社会资源的各类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率是调节整个社会资金供求的主要杠杆,对于优化各行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一项至关重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改革,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全面而且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经济变量,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在逐步发挥.但现行利率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突破,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笔者从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必备条件、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基准利率的确定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将我国目前的利率决定体制,转变为按当今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即由中央银行确定基准利率,其它金融机构在规定幅度内围绕基准利率自由浮动各自存贷款利率的利率体制。其内涵是:实现市场机制在信贷资金价格决定上的基础性作用,并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调节社会信用资金供求,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的利率运行、拄制和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控制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因此,人民银行将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快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后的客户行为与商业银行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机构依据市场供求条件自主决定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其生成机制的主体包括供求双方中的客户、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的模式.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资金配置的优化和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利率的市场化,使货币资本的借贷双方通过市场活动建立经济联系,这有利于货币资本借贷双方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建立平等竞争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有利于金融市场更优化、更高效地配置各类金融资源,成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环节.所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要标志,是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