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2008年6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同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2008年7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公布了相关补充意见,"限塑令"适用范围从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扩容到餐饮店、药店等零售场所,要求各政府部门在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时,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营造节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本文针对"限塑令"颁布后塑料袋有偿使用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并提出影响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8,(25):12-15
<正>2008年5月15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自6月1日开始,商品零售场所应当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这意味着,孕育和争议了许久的"限塑令"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限塑令"已经正式开始实施。那么在普通百姓看来,"限塑令"能否真正减少塑料袋使用?小小的塑料袋开始"有偿"了,百姓还会继续选择使用塑料袋吗?老百姓能接受的塑料袋"有偿"程度又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国务院一纸"限塑令",向包括超薄塑料袋在内的"白色污染"发出了挑战,那么,面对将要实施的"限塑令",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将如何向固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起挑战?"限塑令"的出台将极大地考量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相关社会群体的适应能力。小小塑料袋可以折射出消费者和商家的环保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为此,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正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环保形势,普及环保知识,加大珍惜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市民、商家、企业和政府都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对"限塑令"及其所产生的蝴蝶效应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人预测,这项政策措施颁布推行后,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环保效果,但势必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商家的经营决策和生产厂家的塑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即"蝴蝶效应".因此,为了提高"限塑令"的效果,必须将消费者,商家及生产厂家三者的福利均衡起来进行考虑,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姚明绮 《中国市场》2009,(25):40-40
<正>2008年6月1日起,一纸"限塑令"开始改变人们日常购物的习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  相似文献   

7.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8,(25):16-17
<正>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就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对于这个被外界称之为"限塑令"的政策一经实施,必然会对我国的塑料袋企业提出严峻的挑战。大量小企业关门停产就在不久前,国内最大的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宣布解散,并宣布退出塑料袋制造行业。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是广州南强塑胶公司1998年在河南省漯河市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它生产的塑料购物袋,约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囝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国内所有商品销售或商业服务场所均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向顾客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民间将之称为限塑今。据专家测算,限塑令实施以后,全国可降解塑料包装品  相似文献   

9.
吴丽 《商务周刊》2008,(Z2):15-15
前几天,一个同事去超市购物,收银员向他索要3毛钱的塑料袋费,他故意把东西一扔掉头就走。收银员立刻叫住他,再一次免费让他"方便"了一回。自6月1日"限塑令"施行,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也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表面上看来,全国似乎正在展开一场"全民限塑运  相似文献   

10.
严朝霞 《中国市场》2008,(34):33-33
<正>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商总局对《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又公布了相关补充意见,明确将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建材店等零售服务场所纳入"限塑令"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作为城市文明的早期代表,因为时代变迁,塑料袋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限塑”并非绝对意义的限制塑料,相反是中国塑料产业向环保绿色的方向迈进的有利契机,同时限塑令将直接产生新的塑料经济增长点,因此,塑料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限塑令”将对中国的塑料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6月1日“限塑令”实施以来,一场由“限塑令”掀起的消费革命正在全国展开。相关研究表明,各大超市为消费者提供的收费塑料购物袋中,80%以上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些制品基本上都采用石油作为原材料,埋在地下约200年才能降解,严重污染土壤。另据计算,每天用于生产超市的塑料购物袋须消耗石油至少1300多吨。因此,推行“限塑令”对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紧张、  相似文献   

13.
我国"限塑令"正式实施已有三年时间,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反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选取高中低收入的三个居民小区,对其塑料袋的消费量进行了政策实施前后的三次跟踪调查,从弹性需求角度分析了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尽管大超市大商场塑料袋减量化比较成功,但综合来看塑料袋减量化效果并不明显;居民不同种类塑料袋的消费对大超市大商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是"限塑令"减量化失效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优化完善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规     
<正>"6·1"起商家供起薄塑料袋将受罚从今年6月1日起,工商部门将对商场、超市、市场以及销售门店提供、使用塑科购物袋的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提供、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的违法经营者,以及销售未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塑料购物袋的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6.
黄蓓 《消费导刊》2010,(3):60-60,62
塑料袋的发明问世至今已有107年的历史,它以便捷、轻巧、结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爱,但是大规模的使用也使其演变成社会公害。国务院一纸"限塑令",向包括超薄塑料袋在内的"白色污染"发出了挑战。"限塑令"充分体现了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利用市场的方法、经济的手段来治理环境污染,符合社会现实和经济学理论,有利于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创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年初,国家一纸"禁塑令"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8.
资讯·中国     
"塑料袋数学":日用30亿个近日,一则"禁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数十年来,使用塑料袋早已成了老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8,(5):92-93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