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首先分析了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和产业控制评价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以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和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指标来评价产业对外依存率,以产业外资股权控制率指标来评价产业控制力,对中国三大产业安全评价,最后,根据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出中国三大产业的总体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竞争力是反映竞争主体在国际市场上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而获取经济利益的综合能力。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 ,研究分析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明确其提高的途径 ,对于我国煤炭产业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市场中克敌制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述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煤炭生产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有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水平看 ,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十多个主要产煤国家中大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某些方面仍然十分落后。1 煤炭资源条件。从资源赋存条件看 ,我国煤炭数量丰富 ,…  相似文献   

3.
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钢铁产业的特点,提出了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构建了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探讨了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状况,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摆在煤炭产业界的重要问题.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努力缩小与国际同行业之间的效率、效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差距,煤炭产业不仅要具有国内竞争力,更要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探讨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及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成为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当前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定位和产业之间的差异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产业效益贡献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力(简称:三力)最能体现和评价我国产业发展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构建了产业评价的"三力"模型,深入分析了产业效益贡献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力的内涵.最后,在"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部分区域都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而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是由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构成,是二者的动态平衡.在批判继承目前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上,建构了能同时反映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函数模型.以及由产业投入、产出效益、技术水平和市场绩效等四大要素、27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并以宁国市为实例对其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发现所构建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评价地方的制造业竞争力,与宁国市的地方实际吻合,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丰富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7.
将指标综合选择方法引入建筑产业评价领域,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定量化地选定了12个观测指标,从资源要素、产业外部环境、产业内生能力3个方面提出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具体测定与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产业竞争力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和沿海地区表现明显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企业要从更高层次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从煤炭集团公司煤炭产业着手,介绍煤炭集团公司中观层面企业的基本价值功能,分析了企业在煤炭、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板块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对各产业板块价值链的重构与创新,构建了各板块的业务模式、资源模式、盈利模式,对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这一角度,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等原则建立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关于国家竞争力的评价,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已建立了一套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但关于评价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尚未常见。笔者认为,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这种综合实力即为竞争力,它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规模、产品竞争力、组织管理水平、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的获利能力、各种人员的素质及财务状况等。而产品竞争力又取决于下列因素:质量、成本、价格、技术含量、促销手段、分销渠道、品牌、售后服务等。而成本又与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地区今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方向;特别突出强调了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是提升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有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分析了这些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并就两个关键点进行了探讨一是在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时,应该如何选取方法和指标;二是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时,应当采用何种产业分类法。经过对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划分及与波特方法的比较,得出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结论以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三者为评价指标;用相当于ISIC二分位的国内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产业分类。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目前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炭生产力水平与其能源主体地位还很不相称,特别是我国煤炭产业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在效率、效益、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探讨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及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成为当前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我国能源领域所而临的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把物流业纳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构建具有中国煤炭产业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将会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规模经济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加快对煤炭物流的研究,实施物流工程,对于降低煤炭物流费用,压缩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纵向和横向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对中国化肥产业整体及具体主要化肥品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从而对中国化肥产业的实际状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国化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集群的竞争力又是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集群发展能力、集群创新能力、集群市场开拓能力、集群资源整合能力、集群环境因素5个方面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河北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江苏、浙江、广东3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发达省份以及与我省经济总量相近的辽宁、河南、福建三省比较。研究河北省集群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测度能源革命对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从煤炭供给侧与消费侧,总结煤炭产业的高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与绿色发展等方向,构建省域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从量变评价与质变评价两方面测度能源革命实施前后,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的演变.结果 表明:①能源革命对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  相似文献   

18.
鉴于即使属于同一个产业,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也有显著不同,本文认为单纯使用以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会高估以偏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低估以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本文引入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以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为例,对其下属各类贸易品赋权,并据此计算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发现中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贸易规模类指标所显示的那么理想,且产业内长期处于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逆差"状态,国际竞争力仍与美日等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提出,以进出口规模为基础的经典指标是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而融入了技术附加值的创新性指标是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质",后者能比前者更加精准地衡量真实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从产业间水平分工转变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家边界,改变了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企业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假设基础。本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据此构建了一个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进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煤炭工业存在资源有效供应不足、煤炭产业结构失调等诸多问题。文章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系统地提出了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对规避和改善产业竞争力的缺陷和不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