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TO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即SCM协议,对所有成员国的出口补贴措施进行限制,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方面我们应取消该协议规定的禁止性补贴,以适应WTO规则对成员国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该协议的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来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WTO协定中的国内税国民待遇探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涉外税收优惠措施,可能构成《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被禁止的出口补贴。所以审查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措施是否与我国加入WTO作出的承诺相符时,应注意《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应区别对待WTO国内税的国民待遇义务与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国民待遇义务,两者的使用范围、适用对象、内容以及争议解决程序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WTO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即SCM协议,对所有成员国的出口补贴措施进行限制,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方面我们应取消该协议规定的禁止性补贴,以适应WTO规则对成员国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协议的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来促进我国外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立余 《涉外税务》2006,215(5):56-59
进入2004年和2005年,加拿大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同时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反倾销与反补贴两项调查并举,较高的调查频率,较高比例的征税裁决,使加拿大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措施不同于其他国家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而且加拿大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开启了外国政府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将对我国出口退税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将继续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 世贸组织在<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明确规定:"补贴是某成员国境内由某一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做出财政支持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由此给予的某种利益.  相似文献   

6.
龙英锋 《涉外税务》2005,(11):43-47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案件与国内税关系密切。判断某一国内税措施是否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CM协议)中认定的补贴,首先得确定该措施是否符合SCM协议对补贴的实体规定。此外,SCM协议主要集中在四个地方对国内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最突出的是脚注59。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确定其一些国内税措施是否构成补贴时,享有SCM协议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7.
毛杰 《涉外税务》2006,215(5):30-34
税收优惠被列为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的补贴之一。该协议规定了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多为入世前所制定,较少考虑与WTO规则的接轨,不可避免地存在与上述协议不相符合之处,应当按照WTO的规则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上诉人A机械进出口大连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连分行(以下简称B银行)因出口押汇授信额度协议(以下简称出口押汇协议)纠纷一案,不服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原审经审理查明,2005年10月31日,A公司与B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以下简称信保公司)签  相似文献   

9.
对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法律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是WTO协定中规定的促进与保护国际贸易的合法措施.补贴问题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有时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而受到政治因素和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补贴和反补贴措施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法学分析,并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和理论的历史发展对补贴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双重产物.正确认识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本质是正确适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促进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的有力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从战略性贸易理论出发,结合大飞机制造业的产业特殊性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大飞机产业补助的必要性.然后,梳理了波音空客两大公司的补贴争端经过,并根据我国近年来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实际情况,阐明将来出口大飞机遭到反补贴诉讼的必然性;最后根据WTO对波音、空客补贴争端的裁决,提出我国在WTO规则下补贴大飞机产业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参众两院针对人民币汇率提出的十几份法案,这些法案与此前的法案相比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是把人民币汇率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提交WTO解决.美国若根据GATT第15条第4款向WTO申诉,不仅有悖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安排和IMF与WTO的国际分工,而且我国的汇率安排也不构成对GATT目的实现之妨碍.美国若依据反补贴协定禁止性补贴的规定,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提交WTO,或径直由美国采取反补贴措施,则难以满足财政资助、利益给予和专向性等标准.美国这些举动胜算不大,但我国应对这些动态进行跟踪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与反补贴中的财务信息揭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这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出口在享受到WTO成员国的关税待遇时,更容易受到国外的倾销和补贴的指控;另一方面,我国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为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产品的不公平冲击,国内企业将更多地诉诸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保障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WTO的规则体系中,倾销和补贴都属于“不公平竞争”,二者共同之处都是出口产品以低于国内的正常价格在进口国市场销售,WTO的《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允许成员国政府对受到外来不公平竞争影响的公司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3,(7):120-121
(2013年5月26日—6月25日)加拿大药企收购美国博士伦5月27日,加拿大制药商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c.表示,同意以87亿美元现金,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手中购买博士伦  相似文献   

14.
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与监管部门的意见.此次公布的草案是在1999年6月公布的文件基础上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后形成的.巴塞尔委员会6月25日决定将制订和实施新协议的时间推迟一年,2002年初公布新协议草案第三稿,2002年定稿,2005年实施.这一决定无疑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更为充分的准备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要闻回顾     
《中国金融》2005,(12):4-4
韩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字仪式。经中韩两国政府批准,中韩两国央行续签了即将到期的中韩货币互换协议,并将最大互换规模由20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将出资规模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规划脱钩部分比例从10%增至20%,续签协议执行期为两年。5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现阶段完善出口预收货款和转口贸易收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规定自6月1日起实施。5月30日为进一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切实做好有关工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6月5日由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商务部9月16日发布2011年第54号公告,公布了对欧盟马铃薯淀粉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终裁认定原产于欧盈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补贴,中国国内马铃薯淀粉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邹颖  张庆光 《新金融》2003,(2):39-40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凡是采用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账(O/A)等商业付款条件的出口,均可投保出口信用险.电汇或自寄单据项下的出口亦可投保,视同赊账处理.该险承保的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出现买方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拖欠货款或是买方国家发生禁止汇兑、进口管制、战争、暴乱等等情况,公司均将理赔.  相似文献   

18.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国进口企业突然破产,中国公司因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得以全身而退。国内出口商K于2009年5月向德国买方Q出口价值120万美元的服装,约定支付条件为提单日后120天付款。货物出口后,K立即向买方提交了全套单据,等待买方付款。然而,2009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赵广宇 《中国外汇》2013,(11):58-61
外国进口企业突然破产,中国公司因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得以全身而退。国内出口商K于2009年5月向德国买方Q出口价值120万美元的服装,约定支付条件为提单日后120天付款。货物出口后,K立即向买方提交了全套单据,等待买方付款。然而,2009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