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人类传统的建筑材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文明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带来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能否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科学途径,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对此,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开发,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是决定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开始着手分析,引出了人口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认为人口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且分析了目前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最后从三个方面时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是决定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开始着手分析,引出了人口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认为人口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且分析了目前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最后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水资源:人类的核心资源 人类那种"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认识,一下子被全球缺水的严酷现实打破了.人类面临缺水的危机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资源问题之一.面对21世纪的发展,人类必须对水资源规律以及社会发展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未来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土地沙漠化,大气污染、臭氧层被破坏、资源枯竭……,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越来越重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物料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实行"3 R"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日益频繁,相应地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然而基于种种因素使得电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存在电力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这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配电网损耗是当前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10KV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配电网节能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题,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毫不客气的无止无休的侵犯着森林,于是森林逐步减少,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保护森林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还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美玲 《会计之友》2012,(21):99-10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必然的选择,东营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面临许多的问题。文章基于资源税改革的背景,基于资源税税收收入来源于资源并用于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水是任何其他物质不可以替代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维系着人类的生命活动和一切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水能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水能资源开发力度的日益加大,由此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开发模式下,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味向自然界索取,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丁丽艳 《价值工程》2014,(9):303-304
自古以来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就是土地资源,人类通过土地创造了丰富璀璨的社会财富,土地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古言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指的就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因此更应当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类只有协调好自身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一、"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互为因果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其根本之意是社会与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在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和区域之间、代际之间的矛盾.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概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进一步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也是对攀枝花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其既是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和追求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对人类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反思的结果。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追求。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全球的行动计划。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据》1998,(3)
坚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科学、合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能够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协调的发展。现行的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强调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主要经济指标表明经济仍然繁荣.但从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来看,却令人担  相似文献   

15.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的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松花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生产发展中需要不断地管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就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洪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土保持和生态恶化等式黄河长期面临的三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以致出现了淡水资源紧缺、水危机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可持续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唯一正确可行的新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生产和生活对资源的使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济效益并非人类活动的唯一目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生态化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根本出路。提倡生态文明,才能在产业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开发绿色产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丽娟 《企业经济》2002,(3):101-102
一、开发绿色产品:现代新理念下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传统发展观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之后,将步入21世纪的绿色时代,而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管理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这种将环保观念融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注重对生命、资源、环境的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开发绿色产品则是这种全新理念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冰雪旅游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事关发展问题的一种全新认识.作为高水平的发展理论,它同时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过程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