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市农业六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2.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具有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3.
一、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涵义 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是指大都市城市化地区“周边与间隙地带”的农业,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已融合于一体。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和对社会的需求等等,都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即城市的规模、功能与城市的发展战略,决定着农业的基本任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不仅具有一般农业的功能和特点,更具有与都市协调发展的属性,特定的都市性质引领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与经营方式.江苏省昆山市都市型农业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农产品加工、市民观光休闲等融为一体,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使都市农业功能彰显特色.  相似文献   

5.
都市农业发展浅析——武汉市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功能随着城市的分化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城市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张 ,城市的地理范围扩大到离城区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 ,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城市外围 ,城市外围的农业通常被称为城郊农业。都市农业是在乡村经济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成的 ,是城郊农业的高级形式 ,一般是指城市市区零星土地上的农业和边缘地带的农业。对于都市农业的定义 ,理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城市内的农业 ,有的认为是城郊农业的演变形式 ,而本文所指的都市农业倾向于后者 ,但包括了城市内的工厂化农业 ,也包括近郊及环都市经济圈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现代都市农业具有“围绕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明显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无锡市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选择,是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内在需要,是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都市农业是一种能满足城市基本农产品的物质需求、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精神需求以及城市生态需求的新型农业形态.都市农业是城市边缘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沈阳市城郊都市农业发展为例,认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跟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系统的动力结构,共同推进都市农业的持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都市农业是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联的一种农业现象,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都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都市农业的功能转换,是城郊农业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是农业功能的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大城市郊区农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结合自已条件,进行科学准确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
对转变我国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都市农业就是当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都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农业主要定位在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地区即都市区域范围,它的本质特征则表现为既服务城市,又依托城市。都市农业脱胎于城郊农业,但是与城郊农业或农区农业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及其未来的延伸区,嵌入城市、服务城市,具有高科技性、旅游观赏性和无公害的农业,是集生态性、生产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延伸区,闵行区自1992年“撤二建一”以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到“十五”期末,城市化率已达到83%,完全城市化地区面积从3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8%)扩大到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7%),农业人口总数由27万人减少到13万人。在较快速度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机遇,创新思路,遵循服务城市、依托城市的原则,率先建成与未来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现代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1.
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 ,天津拥有近千万人口 ,其中农村人口占 40 % ,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就没有天津全市的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 ,天津农业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是必然选择。一、天津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沿海都市型农业“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 ,始见于日本学者青鹿四郎所著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 ,西方学者大多认为 ,都市农业是被都市包容的、位于都市中的农业 ;它以生产粮食及经济作物为主 ,最…  相似文献   

12.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经营并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它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项基本功能。福建农垦近几年发展都市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福建垦区有123个农场,垦区规模小,农场特征不一,城郊型农场53个,分布于福厦漳泉沿海地带,很大部分临近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中心城市。农场发展都市农业虽刚刚起步,但已向这一目标迈进。主要发展型态有。  相似文献   

13.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城市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又成为城市减贫和吸纳外来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及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台区系北京市城八区之一,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的10%,农业人口14.7万人中的从业人员为7254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万多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丰台区农业近年来日益呈现出向工业、商业领域延伸的趋势。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对丰台区的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丰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特征1.发挥优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最近,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广州两市农经学会邀请台湾农经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城市与都市农业问题进行了研讨。 1.都市农业的概念。①从区位形态的角度,有人认为应把都市农业限定在市内的范围,即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内的镶嵌插花式的农地,不应把郊区(或远郊)的农业包括进去。②有人从农业内容的角度,把都市农业理解为观光、休闲、体验等新兴的农业项目,认为它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③有人从城市类型的角度,认为大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和发展趋势,决定了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都市农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农业是伴随城市化进程产生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进程都经历了一个无序扩张和膨胀的阶段,其间城市环境和景观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还引发了许多城市社会文化弊病。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个国家转而重视生态建设,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扩展了绿色产业,于是以都市农业、城市林业、城市园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讨该战略组成部分之一——都市农业的特性和作用,鉴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笔者选取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上海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领先区域,对该城市的都市农业的现状和发展的分析都…  相似文献   

16.
都市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随后其他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和城市地理学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农业的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明确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解读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并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农村、农民以及市场建设关系等方面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市农业是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种农业现象。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人们对历史反思和选择的结果。从世界上看 ,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 1 93 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较早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一概念。 1 977年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发表了《日本农业模式》一文 ,正式提出“城市农业”(Ur banAgriculture)。由于日本把城市称为都市 ,所以我国沿用了日本的都市农业这一称谓。我国研究都市农业的历史不长 ,…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许多城市化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优良的生存空间,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发了都市农业,深层挖掘农业的各种功能,但是农业本身属于弱势产业,怎样很好地发挥它的收益强势,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很好地为都市的发展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创新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重新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多方整合发挥现代农业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都市农业发展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都市农业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紧密相联的农业现象,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是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集约化农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技术设备对农业的密集投入为特征、包括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等;二是休闲农业,把农业区域转变为旅游风光区域,使城市居民欣赏到大自然,得到身心休息,包括旅游农业、风光农业、体验农业、观赏农业等。  相似文献   

20.
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实际工作部门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构想,研究工作者也开始了对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都市农业发展最快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分别同日本、台湾等地的都市农业专家合作,进行了专门性研究,并出版了学术性著作。1998年9月,由中国农学会发起召开了由上述两个地区研究人员为主参加的第一次全国性都市农业研讨会。以此为契机,我国都市农业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广泛的阶段。从区域的角度看,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