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结算单证业务集约化处理中心是国际银行业普遍采取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模式,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统一操作标准、降低操作风险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引入这一模式。其中工商银行单证中心起步较早,建设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但国际结算审单过程较为复杂,设立单证处理中心可以规范业务标准,提高处理效率、控制运营成本、防范操作风险,进而可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单证中心模式是近年来国际银行业普遍采取的单证业务处理模式。目前,工商银行单证业务的集中处理进程在国内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它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国际业务向集约化经营与扁平化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职能定位 设立单证中心的初衷在于单证操作的集约化。因此,在业务职能上,单证中心是纯粹的后台操作部门,将代表总行接受所负责地区有权经营国际业务收单行的委托,并以各委托行名义进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单证业务的具体操作处理。  相似文献   

4.
《金融电子化》2006,(7):85-86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目前在京开业。国际结算单证中心作为工行全行国际结算单证业务的后台操作部门,负责接受分行委托,集中处理国际结算项下的信用证、托收和保函等全部单证业务。目前,工行北京市分行的国际结算单证业务已经全部转到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审核处理。  相似文献   

5.
马莉 《中国外汇》2011,(19):56-57
职能定位设立单证中心的初衷在于单证操作的集约化。因此,在业务职能上,单证中心是纯粹的后台操作部门,将代表总行接受所负责地区有权经营国际业务收单行的委托,并以各委托行名义进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单证业务的具体操作处理。  相似文献   

6.
单证业务是传统国际结算业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具有业务最大、专业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传统的分散型、个案式处理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在金融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单证中心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李峰  马莉 《中国外汇》2011,(13):60-61
单证业务是传统国际结算业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具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传统的分散型、个案式处理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在金融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单证中心应运而生。它以多功能国际业务后台处理中心的身份,承担着国际结算业务单证的集中处理、汇出汇入款、外汇资金交易、贸易融资等业务的后台清算等诸多功能。它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依托,通过合理分工和集约化经营,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同质化、金融产品的标准化、经营管理的  相似文献   

8.
杨丰品  霍琪 《中国外汇》2007,(11):46-4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主要银行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大背景下开始设立单证中心,将本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单证处理按地区集中在单证中心,由专业的国际结算业务审核处理人员进行审单,分布在各分行的国际业务人员基本为前台营销人员。目前,我国银行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单证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金融》2007,(7):29-30
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的成立,真正实现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前后台分离,使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在短短一年中,单证中心是如何赢得分行的普遍认可的?在平稳开局之后,单证中心今后的发展有哪些规划?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原擒龙总经理。  相似文献   

10.
农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农业银行向实现全行单证业务集中处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提高农业银行单证业务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创新国际业务经营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贸易融资和结算业务中,提单是非常关键的一份单据。提单的完善与否,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笔业务的风险度。在实务操作中,纠纷的发生大部分与提单有直接关系。办理贸易融资和结算业务的客户经理和国际结算人员处理提单单证的主要依据是UCP600规则。UCP600以“单单一致,单证桐符,追求单证表面真实性,对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及/或其他行为不做处理”为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对发票、装箱单和原产地证等单据的审核处理来说是恰当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12.
尚有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经或者行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对国际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经营。随着单证中心上挂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多,单证集约化经营的优势日益凸显。从单证中心运营情况看,成绩效果相当明显,但大多数银行单证中心的集约化规模效应还未完全发挥,还有上升空间。主要不足表现为单证中心仅整合了流程、操作标准、业务的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13.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处理集中化潮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为经营特色的国际性大银行陆续加入集中化处理行列,诸多中小银行纷纷将本行国际结算业务外包给其他银行的业务处理中心(以下称操作中心)处理,整个银行业国际结算集中化处理程度日益提高。银行国际结算集中化趋势的产生及不断加强已经并将继续对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单证业务处理流程复杂,单证传递效率低。日渐成熟的网上交易模式使单证业务电子化成为可能。依托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可以开发专门的网上单证业务系统。技术上可基于成熟的MVC三层架构,采用Spring+Hibernate技术,最终构建安全、易维护、可扩展、便于操作的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5.
黄茜 《时代金融》2013,(32):188-190
一直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处理国际贸易结算单证业务时均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因为交易背景的国际化带来风险多样化,如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欺诈风险、履约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所以银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业务处理,才能与国际间的银行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其他风险。随着进出口贸易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在管理和规避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而商业银行对进口贸易结算的潜在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对出口业务风险的防范,但笔者认为出口贸易结算也存在许多风险点,故在此对出口跟单信用证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要跳出单纯的单证相符的观念,站在法律的高度审视业务是否合法合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金融》2011,(6):F0002-F0002
2011年5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成立五周年庆典在总行举行。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副行长王丽丽出席了本次庆典并发表讲话,中国银行等国际业务同业代表、业内专家,总行各部室及部分直属机构负责人和境内外上挂分行代表应邀出席了庆典。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信息管理滞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存在缺陷,结算规则较为复杂,面临市场波动时经验不足,从而加剧了银行的融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汇率风险。因此,我国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结算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审核,健全涉外单据审核机制,完善结算业务规程,建立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以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电脑》2011,(12):79-79
11月5日,中国农业银行集中式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系统在全行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以产品为中心,按各项产品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兼顾不同客户需求,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支持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曾娟 《中国外汇》2011,(23):62-63
尚有提升空间目前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经或者行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对国际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经营。随着单证中心上挂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多,单证集约化经营的优势日益凸显。从单证中心运营情况看,成绩效果相当明显,但大多数银行单证中心的集约化规模效应还未完全发挥,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