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人类发明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以后,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人类第五次信 息革命的到来,开辟了“计算机文化”和“电子文化”时代,使人类从工业文明发展到以信 息为主导的“信息文明”。所谓“电子文化”时代,是以追求人类智力解放为目的,也就是 围绕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而展开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影响到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拟 讨论计算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若干关系问题。  一、“计算机文化”及其表现形态  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技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工具理性影响人类生存和 生活方式的问题。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经济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生产力研究》2003,(6):126-127
本文认为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大众性 (开放性 )、自主性、交互性 ,而且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产物 ;从哲学的视角剖析了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关系 ;简要分析了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宁  郭碧燕 《经济论坛》2002,(12):28-2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就像是一驾马车的两组车轮,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是互动的,但在这二者的关系中,经济发展优势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可以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来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驱动,这种“革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如果有什么事物阻挠了它的发展,它就会冲破障碍,“勇往直前”。文化这个人类社会的软件随着人类社会各个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硬件条件不断地融合、更新。这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陈周 《江南论坛》2008,(9):52-5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主流观点来看,经济与文化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决定文化。同时,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人们的经济行为,通常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说的就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其作用区域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5.
关键自然资本一般被定义为自然环境中担负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功能的部分。但许多学者对其关键性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生态功能与生命维持功能,而忽视它的社会文化功能。本文将从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三个方面对关键自然资本进行界定。重点讨论关键自然资本的信息功能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价值与人类社会的健康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用质和量的标准来衡量其社会文化价值,以使其成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政策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文化     
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实践中,就形成了一些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观念、制度以及对经济行为加以控制的手段等。我们将这些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用于指导、约束人类经济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称之为经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导入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实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比较美、日、中国情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企业文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美、日企业文化的特色及其与国情、社会文化的关系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系统,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到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与经济才得以相互融合。理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会使得文化和经济学得以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卢艳 《时代经贸》2013,(4):180-180
当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进7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富足和便捷。然而,科学技术逐渐获得了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失调,形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本文旨在反思科技文化,融合诸多元素,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洋文化与粤澳社会发展 文化是与天然的、本然的事物和现象相区别的人类意志行为及其结果。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以海洋文化为主导的地域,海洋文化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海洋文化的影响也就可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内涵上讲,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的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对沿海国家或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12.
段江玲  王茵 《大陆桥视野》2012,(18):120-120,123
宏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也是指城市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微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娱乐性活动的总和。资源型城市文化和其他城市一样包括观念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以及军营文化等多种,作为凭借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在文化的发展方面有许多与非资源型城市文化发展不具备的条件,长期以来导致文化失衡现象不断增多,这种文化发展的滞后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分析资源型城市的文化发展滞后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考察,复沓的艺术形式是原始文化逐步积淀下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语言产生之初的原始人的劳动呼声;《诗经》时代的人们之所以要大量运用这种委婉平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与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和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从《诗经》的时代现实考察,它是现实文化建设的需要,周代的礼乐文化建设需要有能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复沓的艺术形式适应了这一需要,而周代古朴的农耕文明又为这种艺术形式提供了社会生活源泉。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首先是团队文化,其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是国际性和地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文化性和制度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社会知识,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社会文化的极大丰富,又能给企业文化的繁荣提供土壤。正是企业的国际性,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15.
从包装设计与社会文化所产生的互动作用角度,阐述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商品的表层面上,而更多的是给人类带来了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的视觉愉悦和超值的心理享受。与此同时,包装设计的发展状态也直接映射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国民审美水平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6.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而先进的文化更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而深厚的动力。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缺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符合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与解读了人类与自然世界相处的最佳模式:自然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我国满族社会中蕴含了对现世生态文明建设颇具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的生态文化思想。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角度出发:从自然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角度探析满族社会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意蕴;从人类与自然世界发展的相互关系角度探析满族社会和谐平等的生态意蕴;从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探析其中蕴含的渗透、平衡的生态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时代,在经济的交流中,现代语言也空前发展,人们对于什么是语言,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探讨。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语言不但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象文化一样改变,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在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时表现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苗长虹  王兵 《经济地理》2003,23(5):577-581
文化转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文化与文化转向的理解,分析了文化转向得以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根植性,提出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开展“文化转向”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古代,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兴衰以及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与森林消亡的因果关系的剖析,论证了森林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历史与现实的无数例子证明森林不仅仅是人类的摇篮,还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卫士”。森林的存亡关系着人类的前任和地球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