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正>1.鲤鱼出血病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患病鱼运输成活率低。根据病原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竖鳞病1、此病也称松球病、鳞立病,由细菌引起。主要症状是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带血的渗出液。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常有积水。该病主要危害鲤鱼和各种卿鱼、草鱼,白鲢有时也会发生,每年春季是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3.
<正> 一、症状和病理变化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传染性水肿病。此病患病初期,表现为病鱼行动迟缓,有侧游现象,呼吸困难,体色发黑,无食欲。继而病鱼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形成溃疡。随着病情迅速加剧,病鱼出现眼球突出,腹腔积水,腹部显著肿大,全身竖鳞、鳃丝苍白、全身浮肿。  相似文献   

4.
<正> 1、松球病。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传染性多由于气单孢菌引起,非传染性主要是病毒或其它药物引起,造成病鱼鱼鳞倒立,鳞囊、皮下和腹腔积水,用手挤压可挤出水液。治疗时先用手指挤出鳞囊内的水液,然后将病鱼放入浓度约0.8%的食盐水中,使其体内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是竖鳞病和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其他淡水鱼类如草鱼、团头鲂等有时也会感染该病。得了竖鳞病的病鱼,鳞片竖起,体表粗糙,稍压鳞片,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鳞  相似文献   

6.
<正> 锚头鳋病又叫“蓑衣病”,是由多态锚头鳋和草鱼、鲤锚头鳋引起的。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乱跳,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取病鱼观察,鳃、鳞下有“T”或“V”字  相似文献   

7.
<正> 鱼鳞立病又称竖鳞病、松鳞病、松皮病。此病是由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疾病。 一、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向外张开,竖起来像松果状,鳞片基部水肿,皮肤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水状液从鳞片基  相似文献   

8.
<正>中科3号具有: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子代性状与亲代不分离;碘泡虫病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等优点,对三明市渔业发展、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渔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推广前景。为保障三明市优质中科3号冬片鱼种的供应,笔者进行了池塘培  相似文献   

9.
水库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出血病1、病原:呼肠孤病毒。2、症状:"红肌肉型",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并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相似文献   

10.
<正> 亲鱼越冬期间常患各种疾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预防1、生石灰清塘,每亩施生石灰50~75公斤。2、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以上的,每亩撒含氯量30%的漂白粉10-15公斤。3、药物预防,在食场上用琉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或用漂白粉挂篓。4、中草药预防,投喂流子苏、铁苋菜。 二、治疗1、烂鳃病 病鱼鳃丝发白、发紫或充血。赤皮病 病鱼脱鳞腐烂或红肿。打印病 病鱼体表生有豆  相似文献   

11.
浅析鱼类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鱼病引起的死亡(一)死因:鱼类因生病引发的死亡。鱼病可分为微生物病、寄生虫病及其它三大类。1.微生物引发的鱼病(1)病毒性鱼病:此类鱼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草鱼出血病和鲤鱼痘疮病。(2)细菌性鱼病:此类鱼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草鱼肠炎、烂鳃、赤皮、鲢鲫鳊鱼出血病、白皮病、疖疮病、腐皮病、坚鳞病、腐鳍病、打印病等。(3)真菌类鱼病:常见的有水霉病  相似文献   

12.
<正>小瓜虫病在水产养殖中为常见病,对淡水鱼类危害极大,对无鳞鱼如鲶科鱼类危害尤甚,被业界许多人士称为"可防不可治"的绝症。笔者在2009年4月份诊治了一例大水面养殖斑点叉尾鮰暴发的小瓜虫病,经组合用药后彻底治愈。现将具体治疗经过介绍如下,供业界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细鳞鲳,又名细鳞巨脂鲤,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于1996年引进我国。该鱼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并且外形美观、体色鲜艳,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经济鱼类。为了推广这一新品种,探索细鳞鲳高产养殖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在青山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细鳞鲳高产试验。试验结果:网箱养殖面积200m~2,净产量达11441公斤,每平方米净产量57.2公斤。成活率95%,饲料系数1.56。每平方米产值741元,利润410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取得了良好的生产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正>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对鱼类的危害无严格的种群、年龄选择性,分布广,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其中以无鳞鱼为甚)及观赏性鱼类严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小瓜虫病的识别:小瓜虫寄生处形成1mm以下的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严重感染时,躯干、头部、鳍、  相似文献   

15.
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丰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关注。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它是利用大鳞副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大鳞副泥鳅喜食水中细菌、小型寄生虫等动物性饵料,从而大大减少茭白病虫害的发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正式批准建立"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是琵琶湖水利工程截流形成自然种群的土著品种,随县大中小型水库盛产此鱼。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及其细鳞斜颌鲴相关的水域生态环境,包括索饵场、繁殖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鱼类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正>症状特征:病鱼体表肿胀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张开似松果状,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用手轻压鳞片,鳞囊中有液体渗出,随之鳞片脱落,后期腹部肿大,失去平衡,不久死亡。有的病鱼伴有鳍基充血,眼球外突;有的表现为腹部膨胀,腹腔积水,反应迟钝,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水产良种引进繁育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鲫鱼遗传育种中心产研结合强强联手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孝南基地共建鲫鱼遗传育种中心为湖北乃至全国水产良种事业发展再做贡献,推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速度快,碘孢虫病发病率低;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食性养殖:杂食性,浮游动物为食,也食植物碎片和藻类。人工养殖可投喂配合饲料。当年可长至0.3-0.5kg。适合湖泊水库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9.
微天下     
<正>陇原渔夫【1.7米长的坚鳞鲈鱼】韩国釜山共同鱼市委托拍卖了一条在釜山近海捕捞的体长为1.7米长的坚鳞鲈鱼。据了解,这条巨型鲈鱼最终以17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的价格成交。据悉,坚鳞鲈鱼属于深海鱼类的一种,而体长能达到1.7米的坚鳞鲈鱼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