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从体长3-5cm左右养成体重30-50g的过程,属于苗种培育的第二阶段。此时鱼种生活习性已接近成鱼,并具有食量大、觅食力强、集群活动等特点。优良的大规格鱼种是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的基础,现将其培育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芜湖县六郎镇渔种场为促进斑点叉尾鮰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09-2010年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注重开展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育催产剂种类、配伍及剂量应用的对比试验示范,最终研究出斑点叉尾鮰苗种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易起捕,抗病力强 ,肉质细嫩等特点,系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84年率先从美国引进的新的养殖品种。二十年来,班点叉尾鮰在我国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不断扩展,苗种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培育班点叉尾鮰苗种主要采用池塘培育方式,而影响班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鱼病。笔者在池塘培育班点叉尾鮰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抵御鱼病、提高成活率的综合管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徐州市河、塘、湖、库、煤塌地100多万亩,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斑点叉尾鮰养殖,又有年加工5000吨的斑点叉尾鮰生产能力,所以近年徐州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决苗种本地化的问题,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苗种池塘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我市斑点叉尾鮰养殖的需求,2005年我们借鉴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对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斑点叉尾鮰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适温广,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无肌间刺,加工性能良好,加工出口前景十分广阔,因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下面介绍一下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注意要点。一、鱼种选择和运输近几年鮰鱼苗种资源有退化趋势,因此鮰鱼苗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选择规格一致、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又称美国沟鲶,是当前水产养殖中一个优良的新品种。利用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武汉一个体老板与英山县水利局张咀水库管理处于1999年达成联营协议,利用张咀水库得天独厚的山区水资源进行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结合最近几年来发展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一些实践经验,对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养殖户参考。一、严把"鱼种质量"关斑点叉尾鮰体表无鳞,易造成机械损伤,要严格把握鱼种质量关。鱼种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各种规格均匀一  相似文献   

9.
美国斑点叉尾鮰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小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目前,单产每平方米在150kg以上已不足为奇。鱼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鱼养殖的成败。特别是在大规模养殖情况下.如果完全依靠从外地调入苗种.进箱成活率低。为此.我们在库湾采用网箱配套培育鱼种,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随着斑点叉尾鮰加工出口量的上升,其养殖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以致于2004年出现苗种和亲鱼脱销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小瓜虫病也日益加剧,不但发病面大。而且病情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2004年,湖南、湖北两省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的发病就很严重,有的网箱或池塘在发病后7-10天内出现大批死鱼现象;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我市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美国斑点叉尾鮰迅速为广大养殖单位所接受,尤其是作为垂钓新品种,特别受到欢迎,需求量逐年提高。2003年我市养殖面积1800亩,产量36000kg,2004年养殖面积3400亩,产量680000kg。近年来虽然随着需求量的逐年提高,但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方面仍处于混养为主阶段,产量较低,为进一步探讨和摸索出池塘主养的高产模式,2004年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成鱼主养试验,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在进行美国斑点叉尾鮰成鱼主养模式中采用“嘉吉”浮性料与沉性料的对比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适应性强、易饲养等优点。1999年我市民安镇才旺村进行了养殖试验.4月10日投放鱼种.11月20日测产验收三口试验池共18亩总产鱼9224千克,其中斑点叉尾鮰7340千克,平均规格0.65千克/尾.鲢鱼1010千克,平均规格0.61千克/尾.  相似文献   

13.
<正>2006年我县及周边市县大多数养殖户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成鱼亩产达500~600kg,亩获利达2000元左右,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成鱼所需大量鱼种问题,现将亩产500kg以上斑点叉尾鮰育种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斑点叉尾鮰品质,在刘家峡水库开展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嘉鱼县水域面积46万余亩,占县国土总面积的30.2%,是湖北省渔业生产大县。嘉鱼因一条斑点叉尾鮰而扬名,嘉鱼渔业更因有一个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而骄傲。嘉鱼县1987年引进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驯养,于1989年繁育成功。规模由最初亲本不足500组,年繁苗种300万尾,发展至今全县共有亲本10万组,年繁育斑点叉尾鮰苗种10亿尾以上。但嘉鱼斑点叉尾鮰鱼苗一直是一流的名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从湖北省老河口市水产主管部门传来消息,无公害规模化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项目将落户老河口市。据悉,无公害规模化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项目由湖北嘉鱼客商投资,该项目今年年底将逐步进入西排子河,预计2012年将进行规模化养殖。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在西排子河上将建成600口网箱,水面面积21600m2,年产斑点叉尾鮰商品鱼1000吨,鱼种500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东地区斑点叉尾鮰养殖规模不断加大,养殖产量已超过安徽和江苏,成为我国继四川、湖北、湖南和江西之后的第五大斑点叉尾鮰人工淡水养殖主产区。广东省斑点叉尾鮰主产区主要在广州白云区、佛山高明区、顺德、中山等地,养殖较为分散。本人近年技术服务于广州白云区周边区域,现就本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情况做简单概况。  相似文献   

18.
<正>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鲶。于1984年8月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美国引进,笔者是鮰鱼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二十几年来,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养殖高潮,养殖面积不断增加,苗种需求不断扩大。现  相似文献   

19.
<正>斑点叉尾鮰属于鲇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其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等有点,广受市场喜爱。自1984年由湖北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我国后,经过多年的推广养殖,现已在我国多地养殖。但是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苗种退化严重,导致其病害暴发严重,给鮰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现将鮰鱼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峡江县自2001年开始发展鮰鱼产业,目前鮰鱼产业已形成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是峡江县强县富民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斑点叉尾鮰养殖暴发性流行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县内外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开展了斑点叉尾鮰疾病种类调查,并结合当地养殖的实践经验,总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