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灿烂,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旅游资源数量多、品味高的形象闻名全国,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四川国内旅游发展较快,接待国内旅游者和旅游收入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8位,但四川省国际旅游与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
杨三省 《经济改革》2009,(12):37-37
陕西是科教大省,但却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陕西2007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20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2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28位,被称为“陕西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与煤炭资源并列为"两大资源"。长期以来投入少,开发差,效益低,是文物大省,又是旅游小省。因此,只有变革观念,加大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协调运作,重点开发,创建名牌,才能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产业,使其以可持续发展的蓬勃之势带动经济成长。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承德市坚持文物与旅游相结合,保护与利用并重,开发与开放并举,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后要按照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要求,从承德市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抓好四项工作:一、加快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进度。文物是发展我市旅游产业的主要资源和物质载体。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所以,文物抢救和保护仍是第一位的任务。近几年,我们累计争取到国家和省古建抢险、维修投资6100万元。要在抢修文物时,优先抢救了濒临毁坏的重要文物和珍…  相似文献   

5.
马丽 《经济视角》2010,(8):15-17
文物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大、投入少、效益回报率高。应充分发掘文物的隐性资源,结合实际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变"死文物"为"活景点",打造一块文化产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拥有众多的文物旅游资源,开发本地文物旅游产业,不仅体现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物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大、投入少、效益回报率高.应充分发掘文物的隐性资源,结合实际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变"死文物"为"活景点",打造一块文化产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拥有众多的文物旅游资源,开发本地文物旅游产业,不仅体现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北地处畿辅,中环京津,东临渤海,是个沿海的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GDP已达5088.96亿元,居全国第6位,同时也形成了有大中小城市34个,115个县城,建制镇900个,布局比较均衡的城镇网络体系。在这样一个区域环境和城镇格局下,还有必要讲加快城市化的问题吗?我认为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一、加快河北城市化势在必行目前河北省城市化的水平还比较低。截至2000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为26.08%,不仅低于沿海发达省份,而且比全国36.22%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8.
河北既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大省,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2006年河北省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17亿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位;万元GDP能耗1.895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目前河北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很突出,GDP居全国第6位,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2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4位。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河北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才能打好打赢这场节能减排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温泉旅游资源大省,温泉旅游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发展温泉旅游的巨大优势。分析了辽宁温泉旅游资源现状,指出当前温泉旅游开发存在温泉旅游产品雷同、温泉管理和服务人才缺乏、温泉旅游营销不力、对温泉旅游地周边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辽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阻碍贵州旅游价值提升的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49-150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贵州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造就贵州强势的旅游品牌。根据贵州近几年旅游发展的实际效果,笔者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以期对贵州旅游开发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景花 《经济师》2009,(5):199-200
中国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青海省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全、品位高、垄断性强,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是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深度挖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是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全国各省市都在加大开发旅游景区的力度.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极其丰富的地上文物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创新旅游产业营销策略,是关系到山西未来成为旅游大省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现代营销理念为指导,着重探讨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这三种新的营销方法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我国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蜀南竹海、都江堰……世界级的美景举不胜举.但是”旅游大省“的称号却迟迟与四川无缘。 时值四川旅游局日前对外宣布出让包括九寨沟、三星堆在内的十大景区经营权,有舆论评价说:躺在资源宝库中的四川人先是踌躇满志,继而是数年无谓的忙碌,最后是把大好河山拱手向外人相让.难道一向精明、能干的四川人已彻底丧失了自己搞旅游的信心?偏颇也好,偏激也罢.总之,四川旅游有好些方面令人深思。四川旅游怎么了 早在10年前.四川即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省6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重点…  相似文献   

14.
罗冬娥 《经济师》2009,(5):263-264
湖南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好、发展潜力大,呈现良好态势,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湖南旅游业法制环境建设显得不足。文章全面分析了湖南旅游法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强旅游立法、严格旅游执法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完善、建立健全与湖南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制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游业“潜力大、开发不足” ,为此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 ,突出文化竞争和宣传促销 ,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 ;必须对整个旅游产业进行重组、整合 ,以培育出适应国际竞争的大集团 ,最终在山西建成一个集文物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省]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大省,面积 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多万。 四川有丰富的资源开发优势,是一个“聚宝盆”,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1亿千瓦,居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之一;近30种矿产资源储量名列全国前茅;是全国三大林区和五大牧区之一;中药材的生产全国第一。 四川素有“风景省”的美称,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现有九寨沟、黄龙、乐山──峨眉山和卧龙四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文物旅游研究与开发是海南州旅游深层次发展的必需要求;海南州文物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借鉴外省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来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海南州文物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产的均衡分布是一个理想目标。如能了解生产分布不均衡至如何程度及其演变的情况,将有助于进行合理布局的研究。一、辽宁省工业的重要地位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9.26%(1978年,以下同),仅次于上海市居全国的第二位。重工业产值占全国11.85%,居全国第一位。轻工业产值占全国5.8%,次于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居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19.
新疆旅游一直以来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新疆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借外力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细节上做到可圈可点……记者通过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的对话,从另一个层面了解了新疆旅游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庆生  许韶立 《经济地理》1996,16(3):102-107
1 河南旅游的优势与特色分析1.1 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尤以古文化旅游资源最具特色河南位居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优势.从人文始祖上讲,三皇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伏羲、神农氏大部分活动是在河南周口一带;太昊陵就在周口的淮阳;炎黄子孙崇敬的“人文始祖”黄帝,就在“轩辕故里——新郑”.炎帝生在华阳,而华阳也在新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奴隶社会的夏朝开始,到封建社会的北宋时期,许多王朝先后在河南的洛阳、开封等地建都.就全国来讲,河南是文物古迹最多的省份之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约占全国1/8.如最早的“龙”图腾,被成为“华夏第一龙”的蚌塑龙,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冶铁实物,出土于三门峡虢国贵族墓葬的“天下第一剑”、距今2500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灵宝市函谷关;最早的国家监狱,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在此推演出闻名世界的《周易》;最古老的禅宗寺院少林寺;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距今1400多年;最早的琉璃塔,开封铁塔;最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