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及其背景分析(一)中美轮胎特保案事件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相似文献   

2.
何章琪 《消费导刊》2009,(20):148-148
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这项举措有引发一系列贸易保护战的可能,甚至可能加重经济危机。本文思考了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当前环境下,中国的反贸易保护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华轮胎特保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实施特保,尤其是2009年发生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最为引人关注,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轮胎特保措施的实施对我国轮胎出口和轮胎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作者通过对美国对我国车轮胎实施特保的影响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美国特保案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刚 《中国海关》2009,(11):60-61
美国特保案看似偶然,实则是中国轮胎产业之必经一槛,中国轮胎工业目前已经步入、也必须步入结构优化调整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轮胎特保案出台的背景及实质 1.美国轮胎特保案出台的背景 所谓"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 2009年4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分别为55%、45%和35%.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思路     
美国轮胎特保案看起来是一次商业利益行为,看起来是为了保护美国的轮胎产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美国轮胎企业生产的多是高端轮胎,而中国出口的则多是低端轮胎,所以中美两国轮胎生产企业不存在竞争性。其次,美国除从中国进口低端轮胎外,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轮胎。因此,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管制,并不能根本改善美国轮胎企业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经济危机下,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或明显或隐蔽的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新重商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最近一起美国针对中国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3年关税,标志着又一浪"新重商主义"下贸易保护浪潮的兴起。阐述特保案背后的新重商主义思想,分析美国此举措施的动因,最终落脚于揭示新重商主义对美国、中国及世界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房士阁 《农机市场》2009,(10):42-42
本刊讯 9月19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部分重点轮胎企业应对美国特保案工作座谈会,分析输美轮胎特保案对山东省相关企业的影响,研究应对措施.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就特保案对行业、企业轮胎出口的影响,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美轮胎特保案专家组报告评析——败诉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12月13日,WTO专家组对中美轮胎特保案做出了裁决。该专家组报告就中国的抗辩对下列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证:第一,《中国入世议定书》16.1条与16.4条的关系;第二,中国的涉案轮胎进口是否快速增长;第三,中国涉案轮胎进口增加与美国国内产业受到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四,美国的惩罚性关税措施是否在所必需的范围之内;第五,美国的3年惩罚性关税措施是否超出了所必需的救济时限。本文在上述专家组报告的分析基础上,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中涉及的核心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并就该案给中国应对WTO争端解决和国内立法带来的启示作若干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再次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次“双反”调查涉及中国100余家出口企业。这是继2009年输美轮胎“特保案”、2014年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双反”案后,我国出口轮胎产业遭遇的又一次严重贸易措施。针对美国对华轮胎频频使用“双反”调查造成的影响,轮胎出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2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再度联合三家美国造纸商发起对中国铜版纸商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这是继轮胎特保案后,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又一波贸易保护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12日,奥巴马政府批准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特别关税的法案,这使中国轮胎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本次轮胎特保案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对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弊端进行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最近,媒体炒得最热闹的是两起发生在汽车轮子上的贸易战,一是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二是欧盟发起的与轮胎紧密相关的铝合金轮毂的反倾销案。美国轮胎特保案,涉及中方的出口金额高达17亿美元,是中美贸易的重大子项目;铝合金轮毂,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总计3.9亿美元,占欧盟市场8%左右,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份额,但涉及到60家中国企业和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消费导刊》2010,(5):83-84
面对美国轮胎特保案的惩罚性关税,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头等大事。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笔者认为只有着手长远,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现状,进行企业转型,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这一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于2009年9月26日实施的带有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轮胎特殊保障措施”为美对华实施的首例特保案,将影响到中国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这将意味着中国轮胎很可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且该案还可能被美国其他行业与其他WTO成员国效仿,产生极坏的连锁反应。因此,研究美国对中国实施轮胎特殊保障措施的认定程序、裁决依据、裁决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实际意义。中国应采取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销售渠道;其他行业要做好应对类似轮胎特保案的准备,建立贸易预警机制;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迅速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等对策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6.
《进出口经理人》2009,(9):10-10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2009年7月发布了对中国产轮胎特保案的裁决报告,决定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并提出对中国产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这是截至目前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涉及金额达22亿美元。裁决一旦通过,将会对中国相关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熊娟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19-120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回顾中美近几年的贸易纠纷,从纺织品的进口配额、2002年的钢铁特保案、2004年的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如今的轮胎特保案,中美贸易进入了摩擦多发期。数量不断上升的贸易纠纷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更给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了阻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从重商主义的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寻找摩擦激增的潜在原因,指出现行重商主义表现的弊端所在,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1):8-9
WTO裁定美胜诉轮胎特保案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对此,商务部表示遗憾。2010年下半年,天然胶等原材料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以及国外轮胎企业对国内轮胎市场的觊觎,导致轮胎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成本上升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蓝色、红色、绿色、迷彩色……世界第一批实用性彩色轮胎日前在双星东风轮胎公司生产下线,打破了轮胎诞生100多年来全黑色的历史,引领世界轮胎业步入彩色时代。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制裁和阻挠越来越厉害,特别是在轮胎行业,天然橡胶涨价引起的成本上升,轮胎特保案带来的市场流失,某些国家违反贸易法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等,给中国轮胎业发展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可以说,只要是中国正在崛起和发展自行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会以各种理由不停地进行阻扰、压制。正如双星集团汪海总裁总结的那样,技术壁垒的阻挠、反倾  相似文献   

20.
孙泓 《国际市场》2009,(10):18-19
美国商务部9月9日初步裁定对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加征10.9%至30.6%关税,这项总额超过26亿美元的油井管反补贴案是近年来美国对华发起的最大一桩贸易限制。油井管案的硝烟未尽,美国又在9月11日抛出了轮胎特保案的裁定结果。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特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